老翁胸悶火氣大「喝它」緩解 就醫驚見「血鉀濃度飆高2倍」險洗腎!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一名8旬老翁本身有慢性腎臟病,定期會回診做追蹤,不料,近日檢查時發現,他的血鉀濃度上升至6.3mmol/l (正常參考值為3.6-5.1mmol/l ),進一步了解得知老翁因時常自覺胸悶、火氣大,而聽說多喝魚腥草煮的涼茶可以退火,所以每天都喝一大碗盼能緩解。

血鉀濃度過高時可能會出現手指麻痺、嘴唇麻木、疲倦、無力、心律不整等症狀。

(示意圖/photoAC)

衛福部南投醫院莊宗芳主任解釋,腎臟是身體內鉀離子主要的排泄器官,健康的腎臟會透過尿液排出過多的鉀離子,但如果罹有腎臟疾患的民眾可能無法順利將鉀離子排出,而血鉀濃度過高時可能會出現手指麻痺、嘴唇麻木、疲倦、無力、心律不整等症狀。

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魚腥草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帶根全草,味辛、微寒,歸肺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等作用,常用以治療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等症狀。就現代藥理研究,魚腥草含有魚腥草素、揮發油、蕺菜鹼、槲皮甙、氯化鉀、硫酸鉀等。其中魚腥草素對多種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並有抗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鉀鹽,能擴張腎動脈,增加腎動脈血流量,因而有利尿作用,若是腎病患者臨床使用上須小心注意。

另外,賴卉蓮醫師說到,魚腥草也常被當成野菜食用,雖然副作用較少,但也有少數人在食用後感到腸胃不適,古籍上也有記載虛寒及陰性外傷者忌服,故臨床應用還是應該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此,黃淑敏營養師也提醒,常有民眾將魚腥草煮成茶水喝,由於植物本身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魚腥草也一樣。食物中的鉀離子容易溶入湯汁裡,大量飲用魚腥草茶,相對也容易攝取過多鉀離子。鉀離子可以維持體內水分平衡及參與神經訊息的傳導過程。但是身體內鉀離子主要是由腎臟排泄,當腎臟受損,組織細胞遭受大量破壞,細胞內的鉀離子會被釋放進入血液,導致高血鉀症,因此,慢性腎臟衰竭患者,必須限制飲食中鉀的攝取,避免導致腎功能惡化需洗腎治療。

  • 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