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京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1400餘所中小學全面開設AI通識教育課程,總計183萬餘名中小學生將受惠於這項教育改革計畫。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的《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課程綱要(試行)(2025年版)》,自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北京市中小學校開展AI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實現中小學生全面普及AI教育。
根據規劃,課程內容涵蓋人工智能意識與思維能力、人工智能應用與創新能力、人工智能倫理與社會責任三大面向。北京市已推出首批160套覆蓋全學段的市級課程資源,採用「影片+工具+任務單」的教學模式,每套資源包含15分鐘左右的核心教學影片、教學指南及活動任務單。
為確保課程品質,北京市建立「資源支撐、師資賦能、均衡保障」的立體化實施路徑。首屆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專家委員會已成立,並透過「百千種子計畫」培訓130餘名骨幹教師,作為區域和學校AI教育教學的領頭羊。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本市將持續優化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資源,結合教學反饋迭代更新,開展應用示範校評選和優秀案例推廣,形成可複製經驗。同時深化『京娃』系列智能體研發,拓展『AI+教育』應用場景等,力爭將北京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打造成全國標竿。」
為解決區域發展差異問題,北京市推動城鄉結對計畫,組織中心城區、在京高校、科技企業等優質資源,對10個遠郊區進行組團式幫扶,避免形成新的數位落差。此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也開放實驗室、體驗館等設施,為學生提供AI學習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