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知名男星顏正國於昨日(7日)因肺腺癌不幸病逝,享年50歲。胸腔內科專家陳鍾岳指出,肺癌初期往往毫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呼籲民眾留意身體變化,及早檢查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義大醫院呼吸胸腔內科主任陳鍾岳在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臨床上有超過七成的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達第三或第四期,預後狀況不佳。他特別提到,肺癌的隱匿性極高,甚至有醫界人士半開玩笑地說,「只要會呼吸,就有罹患肺癌的可能」。
陳鍾岳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30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有規律的慢跑習慣,體力與肺活量都不錯,但近半年發現自己跑步時容易喘氣,體能明顯下降。陪同丈夫就醫後,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已擴散至肋膜,確診為第四期肺癌,讓人震驚。
這名女性患者並無咳嗽等不適症狀,也沒有家族病史、抽菸習慣或二手菸暴露,甚至未曾接觸石棉等危險環境。陳鍾岳表示,她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均衡,幾乎找不到任何常見的肺癌風險因素,但仍不幸罹患晚期肺癌,且這類案例並非個例。
陳鍾岳提醒,若民眾出現持續超過兩週的咳嗽、呼吸不順、經常感到疲倦、未刻意減重卻體重下降5%以上,或是聲音沙啞但無感冒症狀等情況,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確認肺部是否有異常腫瘤。
根據國健署資料,肺癌位居全球癌症死因首位,在台灣每年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肺癌的存活率與診斷時的期別密切相關,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約九成,第二期仍有六成以上,第三期則降至三成附近,而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僅剩一成,顯示早期診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