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網紅命案皆涉毒!醫:快感與死亡之別、往往只有一晚

分享:

近期社會接連出現涉毒悲劇,台北市信義區豪宅日前驚傳雙屍命案,一名身價逾9億的創投公司CEO與女伴陳屍客廳,現場查獲K他命、大麻、FM2、喵喵等多種毒品;而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猝死案,案發現場同樣查出疑似搖頭丸等藥物。對此,精神科醫師陳璿丞也發文表示,「這兩件新聞的背後,不是一個單純的墮落或成癮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背後有著深刻的個人動機。」

台北市信義區豪宅日前驚傳雙屍命案,而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猝死案,案發現場同樣查出疑似搖頭丸等藥物。(示意圖/翻攝Pexels)
台北市信義區豪宅日前驚傳雙屍命案,而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猝死案,案發現場同樣查出疑似搖頭丸等藥物。(示意圖/翻攝Pexels)

精神科醫師陳璿丞4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這些案件中的涉毒行為「並非亂用,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意圖透過多種藥物混用,追求一種極致、甚至「靈肉合一」的體驗。

陳璿丞分析,人們混用毒品時,往往在追求三大類體驗,刺激(讓派對更持久)、去抑制(拋開恐懼與束縛)、以及改變感官知覺,讓世界變得更強烈、更「有連結感」。他指出,新聞中提到的毒品如安非他命、冰毒、古柯鹼屬於興奮劑,能延長快感;K他命、FM2、G水則是抑制劑與解離劑,可讓人放下羞恥與恐懼;搖頭丸(MDMA)、喵喵(4-MMC)、大麻則會扭曲時間感、放大觸覺與情感連結,被稱為「愛的藥物」。

陳璿丞直言,「他們不是在隨便亂吃,而是試圖用這七種藥物,把三種『核心效果』的體驗值催到頂點」。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場既能持續超久、又能拋開束縛、還能體驗『靈肉合一』的終極體驗。然而這樣的「藥物雞尾酒」往往是通往死亡的捷徑。

陳璿丞警告,多種藥物混用會產生「超加性毒性」(synergistic toxicity),毒性效應遠超過單一藥物總和。他指出,抑制劑疊加最為危險,像G水、FM2、酒精、K他命等皆會抑制中樞神經,「當你把它們混在一起時,它們會告訴你的大腦:『嘿,可以停止呼吸了。』」

歌手黃明志捲入謝侑芯猝死案,疑似吸食4項毒品。(圖/翻攝謝侑芯IG、黃明志臉書)
歌手黃明志捲入謝侑芯猝死案,疑似吸食4項毒品。(圖/翻攝謝侑芯IG、黃明志臉書)

此外,K他命讓人失去痛覺,導致行為更極端;搖頭丸與喵喵帶來虛假的親密感,可能促使做出高風險決定。當興奮劑與抑制劑混用時,便形成致命的「完美風暴」,心臟急速跳動卻供氧不足、體溫飆高、意識模糊,最終引發心肌梗塞或呼吸衰竭。

陳璿丞指出,人們使用藥物輔助性愛的動機,大致分為兩類,第一是享樂導向,追求快感、探索新奇;第二則是逃避現實,想擺脫孤獨、焦慮、憂鬱或低自尊,「對某些人來說,Chemsex(藥物性愛)是一種應對創傷或空虛、甚至讓自己感覺『活著』的方式。」

陳璿丞最後提醒,單純的禁止與道德譴責無法解決問題,「當一個人決心要調製那杯致命雞尾酒時,再高的刑罰也擋不住他。」他表示,「這兩件新聞的背後,不是一個單純的「墮落」或「成癮」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背後有著深刻的個人動機,從追求極致的快感,到應對內心的創傷與孤獨。快感與死亡的距離,往往只有一個晚上。」

《中天關心您|少一份毒品、多一份健康!珍惜生命請遠離毒品》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豪宅、網紅命案皆涉毒!精神科醫揭「藥物終極體驗」陷阱:並非亂用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