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美需索台灣至少投資10.85兆以上 學者憂台灣將人、財兩失

分享:

美國媒體《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折合新台幣約10.85兆至17.05兆元),目標月底前雙方敲定協定。另有美國資深官員在背景簡報中表示,美國持續與其他貿易夥伴談判,包括與台灣之間「已取得許多進展」;今年底前有望達成更多貿易協議。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提出憂慮與警告。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掀起各國經濟大風浪。美國媒體《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折合新台約10.85兆至17.05兆元),目標月底前雙方敲定協定。(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掀起各國經濟大風浪。美國媒體《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折合新台約10.85兆至17.05兆元),目標月底前雙方敲定協定。(資料照/美聯社)

除了吳大任提出憂慮,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昨天也透過臉書表達看法,施俊吉強調台灣必須拒絕美國的需索,因為這項介於新台幣10.85兆至17.05兆的鉅資是好幾代台灣人的積蓄,「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權力能將它送給美國人?」

據貿易署資料統計,台灣對美國從1952年至2025年9月總投資額為508.47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兆元),若以美國所開出低標3500億美元計算,所要求投資額是台灣對美國過去73年總投資額的6倍以上;如果是5500億美元,即拉到逾10倍。

針對外傳的投資金額,吳大任表示,不確定是否包括台積電已經宣布的1650億美元,如果美國有計算在內,如果還包括中油在阿拉斯加油管投資、台灣政府到美國設置科學園區等,那台灣壓力將會少很多,或許還有機會達標。

對美關稅談判,行政院經貿談判小組壓力不小。(總統府提供)
對美關稅談判,行政院經貿談判小組壓力不小。(總統府提供)

吳大任指出,如果民間去美國投資的意願不高,缺少的投資額就必須由台灣政府來補齊,假設少了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餘元),依照目前國內政治氛圍根本不可能通過,假如台灣做不到對美國的承諾,那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吳大任解析,台灣民間廠商若大量赴美投資,那麼台灣民間投資動能就會大量被排擠,連帶導致國內經濟動能下滑;其次,赴美蓋廠、拉產線都必須從台灣派人去美國,也會造成國內人才出現真空化,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將有很大挫折。

吳大任認為,川普政府希望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短期之內就能移轉到美國生產,因此一定會要求在川普剩餘任期內落實這些投資計畫,當台灣在未來3年多必須要有大量企業赴美設廠、人才外流,不但會影響到台灣短期內的經濟發展,更可能會讓長期經濟動能縮水。

留言衝人氣 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