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急凍猝死暴增「普通感冒」也別輕忽!醫示警:10症狀快就醫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根據各縣市消防局統計,因寒冷天氣,急救案件瞬間飆升,醫生指出,除了年長者以及高風險族群,年輕人如果有「5種情況」恐是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高風險族群。

全台急凍超冷。(圖/資料庫)

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除了年長者,還有三高者、愛抽菸、愛喝酒、肥胖者,這些都是高危險群,因為氣溫驟降與濕冷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

但是除了上述高風險族群,黃軒提醒,年輕的族群,如果有五種情況,都也是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高風險族群。

1.「暴飲暴食者」,對於本來就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應該避免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在冬季,一般人「吃太多,吃太撐,又吃更多油」的食物,血流會大量增加到消化系統,心臟負荷量忽劇增、忽大忽小的用力幫蒲收縮,容易使心臟感到不舒服,一旦這些心血管液循環不流暢,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

2.「缺乏運動者」,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上班族若低於這些每週運動時間,其實已經是「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運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缺乏運動有關,這只是僅次於高血壓(13%)、抽煙使用(9%)和高血糖(6%)之後。

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圖/pixabay)

3.「飯後泡澡者、酒醉者」,剛吃完飯時,大量血液聚集在腸胃部位,身體的其他器官處於相對的缺少循環狀態。如果在這時候又去泡澡,又是冬季,洗澡水溫度相對較高,因此會導致除了腸胃部位血流量增加,更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心血管液循環負苛量更有巨大的壓力,也容易負苛過量猝死。

4.「情緒起伏大」,情緒起伏大者,主要會嚴重影響睡眠。當你的生活一直感到有壓力,不睡覺,交感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的反應中,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也惡性循環,這些壓力會更大,而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睡眠不足者,易引發心血管猝死相關疾病。

5.「感冒未癒者」,黃軒提醒,千萬不要把感冒當成一件小事,普通的感冒也會同樣在冬天引起猝死,什至病毒會侵犯心肌,引起了心肌炎,或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如果感冒當下或在1-3周後,有心悸,胸悶胸痛、手脚浮腫或暈厥的狀況,一定要馬上就醫。

一般來說,心肌梗塞發作,「時間是重要關鍵」,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度,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包括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都要儘速就醫。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