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過疫苗仍罹肺炎鏈球菌 童「頭頂長角」腦膜穿出腦殼不治! 醫:疫苗血清未涵蓋所致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冬春正值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的流行季節,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指出,一名2歲男童日前出現哭鬧、嘔吐、食欲變差情況,頭部甚至還出現凸出物,讓家人嚇得趕緊帶他就醫。經檢驗,男童是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腦膜炎,因腦膜細菌數量太高,導致腦膜凸出,穿出腦殼,雖緊急治療,但最終仍回天乏術。


圖/pexels提供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陳伯彥指出,中部地區一名2歲男童過去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原本健康又活潑,不料日前卻出現哭鬧、嘔吐、沒有食慾的症狀,頭頂還出現不明突出物,經送醫檢驗後,才得知男童是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腦膜炎,且因細菌數量過高,腦膜凸出膨脹,竟穿出腦殼,導指頭頂出現「長角」情況。

陳伯彥透露,男童雖有接種疫苗,但其所感染的病毒是肺炎疫苗未涵蓋的血清型,醫療人員雖緊急為男童進行投藥治療,並使用抗生素,但因腦壓過高,壓迫腦幹,男童最終仍不敵病魔離世。

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分為13價(PCV13)和23價(PPV23)兩類,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 ,適用於出生滿6週以上幼兒、青少年、成人與長者。

至於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兩歲以上兒童。

衛福部疾管署指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capsularpolysaccharide)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

肺炎鏈球菌寄居在人類上呼吸道,像是鼻與咽喉,藉著飛沫傳染,引發疾病時,常造成中耳炎和肺炎;當肺炎鏈球菌進入血液循環,引發侵襲性疾病時,會帶來敗血症、腦膜炎、以及敗血性關節炎及骨髓炎等嚴重的併發症。

疾管署呼籲,依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IPD確定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佔半數以上(62.5%),請符合民眾儘速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增強免疫保護力。另肺炎鏈球菌常侵襲嬰幼兒及老年族群。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除長者外,亦請家長依幼兒常規預防接種時程,按時攜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使老少均安,獲得免疫保護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