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開始氣溫下降!中醫師授「7個養身撇步」讓你從內到外都暖呼呼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寒露的開始,氣溫逐漸降低轉涼,秋冬開始許多民眾身體會變得比較虛弱,可以藉由飲食來調養,中醫師吳俞璇就在臉書提到七個養身的小撇步,不僅是衣物的保暖,還有飲食方面的食補,從內到外都暖呼呼的。

秋冬開始許多民眾身體會變得比較虛弱。(示意圖/photoAC)

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就是寒露,寒露是秋冬的轉折時機,因此寒露開始也是氣溫下降的開始,會明顯的感受到冷。中醫師吳俞璇在臉書粉專-扶原中醫診所中分享,《黄帝内經》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物逐漸蕭條。而陰陽之氣也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對此,吳俞璇分享七個韓魯來臨時的養身小撇步。

1.洋蔥式保暖

寒露以後,天氣已較為寒冷,對於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者來說,需要注意防寒保暖,洋蔥式增添衣服,以防「凍」出病來。

「寒露腳不露」,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且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從養生理論看,腳底的脂肪層較薄,較易受到寒冷刺激。為防「寒從腳底生」,每天晚上可用熱水加「川紅花、桂枝」泡腳,這樣能使足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循環改善更能抵禦外界寒氣。時常按摩「火膝穴」,提供溫暖膝蓋的能量,改善冬季關節痠軟、筋骨僵硬等症狀。

「寒露腳不露」,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且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示意圖/photoAC)

3.食材滋陰潤燥

寒露時節,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容易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症狀。這節氣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喝點蜂蜜水,既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還可以潤腸防止便秘。飲食上還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品,多吃些芝麻、白木耳、蘿蔔、蓮藕、百合等具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4.起居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陽氣開始收斂,此時養生需要注重人體陽氣的積蓄。在起居時間上,以早睡早起為宜。因為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充分休息,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增加呼吸順暢度。

5.雙膝保養茶飲

玄蔘2錢、麥門冬2錢、川貝母2錢、牛膝2錢、補骨脂2錢,以1000cc開水煮沸,放涼後可加入適量蜂蜜服用。溫和潤養呼吸道,同時保養膝蓋活動度。

6.藥膳食補佳餚

金針木耳潤肺胃

材料:黑木耳50g、金針花100g、蓮藕50g。

做法:將金針花泡好後去根,洗淨,黑木耳泡好洗淨備用,蓮藕洗淨切片備用。熱鍋倒入適量食用油,放入蓮藕拌炒,再加入黑木耳、金針花,加入適量調味及葱花,最後用少量太白粉勾芡。

7.寒露精油按摩

5%10ml(以延展性高的甜杏仁油為基底):甜橙3滴、花梨木3滴、絲柏2滴、黑胡椒2滴。

將配方油按摩膝部及脾腎經循行,帶來陽光的能量、增促進水分代謝能力,同時花梨木可以從「心」舒緩秋冬低落的情緒。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