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番茄營養打折!「加熱加油」茄紅素吸收率暴增3.8倍

分享:

番茄富含茄紅素具有防癌、降血脂及減少心肌梗塞風險,但研究顯示,生吃番茄並非最佳攝取方式,番茄經加熱處理並添加油脂後,茄紅素吸收效率可比生吃高出3.8倍。

生吃番茄並非最佳攝取方式,番茄經加熱處理並添加油脂後,茄紅素吸收效率可比生吃高出3.8倍。(示意圖/Pixabay)
生吃番茄並非最佳攝取方式,番茄經加熱處理並添加油脂後,茄紅素吸收效率可比生吃高出3.8倍。(示意圖/Pixabay)

食安專家韋恩在其社群平台「韋恩的食農生活」分享,番茄雖含有豐富茄紅素,但若不經加熱破壞細胞壁與晶體結構,再搭配油脂,人體難以有效吸收其中的營養。

他引述一項人體試驗研究,學者讓受試者分別食用相同劑量的茄紅素(約23毫克),來源分為新鮮番茄與番茄膏,兩組皆搭配15公克玉米油。結果顯示,番茄膏組的血中茄紅素峰值濃度為新鮮番茄組的2.5倍,整體吸收量更達生番茄組的3.8倍。

「生番茄不是沒茄紅素,而是人體很難把它拿出來用。」韋恩解釋,加熱過程能破壞番茄細胞壁,而油脂則有助於將茄紅素帶進腸道,兩者結合才能真正提高吸收效率。因此,民眾若想有效補充茄紅素,應選擇加工加熱後的番茄製品,並搭配適量油脂食用。

番茄雖含有豐富茄紅素,但若不經加熱破壞細胞壁與晶體結構,再搭配油脂,人體難以有效吸收其中的營養。(示意圖/Pixabay)
番茄雖含有豐富茄紅素,但若不經加熱破壞細胞壁與晶體結構,再搭配油脂,人體難以有效吸收其中的營養。(示意圖/Pixabay)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也指出,茄紅素作為強效抗氧化劑,研究證實其有多重健康效益。茄紅素能降低心肌梗塞風險、調降血壓,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氧化,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對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李思賢說明,高濃度的血液茄紅素與多種癌症風險降低有關,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及乳腺癌等。茄紅素的抗癌機制主要通過抑制癌細胞增殖並誘導癌細胞凋亡來實現。這些研究結果更加強調了正確攝取茄紅素的重要性。

專家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中可選擇番茄湯或煮熟的番茄製品,並在烹調過程中添加適量植物油,以最大化茄紅素的營養價值與健康效益。這種簡單的烹調方式調整,就能讓番茄中的抗氧化物質發揮更強大的保健功效。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