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突然冰冷疼痛竟是中風!72歲婦險截肢

分享:

新光醫院一名72歲張姓婦人日前因右腳突然冰冷、疼痛就醫,經診斷發現是「腳中風」,所幸及時接受導管溶栓手術和機械取栓治療,才保住右腳。醫師指出,腳部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不一,需要不同的緊急處置方式。

俗稱「腳中風」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是因為供應腿腳的動脈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順暢輸送氧氣和養分,造成肢體「缺糧缺氧」的狀況。(示意圖/Pixabay)
俗稱「腳中風」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是因為供應腿腳的動脈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順暢輸送氧氣和養分,造成肢體「缺糧缺氧」的狀況。(示意圖/Pixabay)

根據《健康2.0》報導,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姝含表示,俗稱「腳中風」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是因為供應腿腳的動脈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順暢輸送氧氣和養分,造成肢體「缺糧缺氧」的狀況。

林姝含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依症狀可分為三種緊急程度。最輕微的是「間接性跛行」,病患走一小段路就會出現腿腳痠、麻、痛的症狀,需要停下休息;中度嚴重的「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即使休息時也會感到疼痛,甚至出現慢性傷口或壞死情形,需在1至2週內完成血流重建;最嚴重的「急性肢體缺血」則是血管突然完全阻塞,若未在幾小時內緊急處置,可能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針對治療方式,林姝含醫師強調,不論是哪種程度的血管阻塞,確診後都需立即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部分患者可能還需要抗凝血劑。血管打通後,患者必須長期服藥控制,並嚴格控制膽固醇指數,低密度膽固醇需低於70mg/dL,最好能控制在50mg/dL以下,同時也要注意血糖和血壓控制,以及戒菸。

不論是哪種程度的血管阻塞,確診後都需立即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部分患者可能還需要抗凝血劑。(示意圖/Pixabay)
不論是哪種程度的血管阻塞,確診後都需立即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部分患者可能還需要抗凝血劑。(示意圖/Pixabay)

林姝含醫師特別提醒,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腳部是否出現傷口,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謹慎,外出時務必穿著能完整包覆腳部的鞋子,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就醫。

標籤: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