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近日因颱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夾帶泥流衝擊下游地區,除造成光復鄉、鳳林鎮多處災情外,也意外引發一起郵政資產遭誤售的事件。光復郵局一批原待報廢的郵筒遭洪水沖走,事後竟出現在網路平台公開販售,每座喊價從2500元至6000元不等,引起民眾質疑是否涉及非法處理公產。

根據中華郵政說法,這批郵筒原本存放於光復郵局一樓後方空間,屬於已列入報廢清單的設備。由於「樺加沙」颱風於9月底挾帶豪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暴漲溢流,泥水混雜廢棄物湧入郵局後方圍牆外,將郵筒捲入泥流中。
中華郵政指出,災後清理過程中,救災重型機具在清運淤泥與廢棄物時,未察覺有郵筒混雜其中,一併被清離現場,遭部分民眾拾獲後轉至網路拍賣平台販售。相關商品圖片顯示,這批郵筒外觀仍清楚可見郵政標誌與局號,且多個標示為「已售出」,引發網友熱議與質疑管理疏失。

中華郵政強調,依據公司內部報廢財產處理規範,所有具郵政識別性的設備如郵筒、信箱,在報廢變賣前須先行塗銷郵徽與標誌,並由得標廠商配合送往廢鐵場,以重型壓鐵機實施整體破壞處置,全程需拍照存證,不得以完整形式進行轉售或作為收藏用途。
對於此次誤售事件,郵局表示已第一時間聯繫賣家要求商品下架,並於事後成功回收共17座郵筒。中華郵政也責成花蓮郵局全面檢討報廢資產的保管與清運流程,避免類似狀況再度發生。

事件曝光後,網路上也出現不少留言,討論是否可以將郵筒視為「具有文創收藏價值」物件。但郵政單位立場明確指出,郵筒屬國有資產,在正式報廢且未經處理前,不得作為交易品項。(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每天互稱寶貝!她問「我叫什麼名字」男友卻答不出 過來人:結婚登記只知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