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因大陸立案調查而引發關注。國民黨立院黨團正式建議成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以應對當前兩岸緊張局勢。國民黨團認為,民進黨在民國102年曾提出《台灣與中國處理雙方人民往來事務機構相互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該草案規定重大兩岸決策需經「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及院會決議後定之」,以落實「國會保留原則」。

自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兩岸關係急速惡化,軍事對峙頻繁,交流管道受到封閉,敵意持續升溫。國民黨團認為,這一切並非外力所致,而是民進黨政府的錯誤判斷與政治操作所造成的。賴清德以「萊爾校長式」的領導風格治理,導致政府在兩岸政策上陷入「無知挑釁病症」。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賴總統所說的一句「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是赤裸裸的敵意,導致與大陸溝通、協調、交涉管道都沒有,若執政黨與大陸無互信基礎,立法院可擔起責任,「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運作要點」明定兩岸小組由立法院長召集,小組共廿三人由黨團比例推派代表,實質與對岸交涉並解決問題。

面對賴政府的政治挑釁與錯誤決策,不少藍委都認為立法院必須成為兩岸關係的理性防火牆;且國會不僅是立法機關,更是憲政秩序中的監督與輔助支柱。立法院長韓國瑜願意協助賴總統走出兩岸僵局,展現政治成熟與領導格局。
目前,國民黨團已正式建議成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旨在透過理性監督與政策對話,彌補政府部門的失能。立委許宇甄批評民進黨在執政後忘記當年的主張,試圖迴避國會監督,顯示其政治立場已淪為權力工具。她強調,當總統被意識形態綁架時,立法院應該勸導他,避免誤人誤國,唯有回歸憲政、重建制度,台灣才能真正走出危機,恢復兩岸的穩定與和平。
對此,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說明,過去在2000年,立法院確曾訂定兩岸小組的作業要點,但當時未真正運作,這次又有黨團提出類似想法,未來只要來函,就會召集朝野協商,這還是要跨黨派共識,才能真正發揮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