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數據,全台實施無薪假的企業已達333家,影響員工人數攀升至7334人,較兩週前大幅增加50%。其中超過半數企業採取每週休息3天的方式,約3成企業則實施每週休息4天。

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企業比例持續攀升,從8月底的62.8%增至9月中旬的85%。製造業成為重災區,共有271家企業、6870人實施無薪假,其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最為嚴重,達231家、5731人。批發及零售業則有45家企業、368人受影響,中部科學園區也新增多家百人規模以上的廠商實施無薪假。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琦雅表示,目前實施無薪假的主要是中型企業,尚未出現大型企業。企業實施無薪假的原因多為客戶觀望、訂單不穩定,但部分企業表示可能會有急單,因此希望保留人力調度彈性。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近期政府公布的進出口數據及人均GDP超越韓國等數據,實為關稅引發的搶單效應,美國對等關稅的實質影響正逐漸顯現。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表示,傳統產業正面臨生存困境,無薪假人數暴增可能只是開始。
針對此情況,勞動部提出相關補助措施。符合「僱用安定措施」的9個行業員工,可申請就業保險與實領薪資差額的7成補貼,並可與再充電計畫併領,最高可達1萬7210元。非屬這9個行業的員工,則可申請訓練津貼,每月最高同樣為1萬72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