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針對屏東百威食品使用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案,開出5400萬元的歷年最重罰鍰。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由於自己幾乎每週都會食用到相關產品,對此次食安事件感同身受,強調將嚴懲不貸。

這起黑心大腸案件中,業者將超過3000公斤的問題產品販售至台北、新北、桃園、高雄、屏東等地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針對違規情節嚴重且蓄意違法的業者,寄發5400萬元的裁罰書。
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的「重大食安事件處理之檢討與食安稽核人力不足問題」專案報告中,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衛福部未能及時監測並封鎖源頭,反而仰賴民眾檢舉和媒體爆料,質疑「食安五環」形同虛設,根本是「食安信任」問題,因為中央和地方一開始公佈的問題產品數字完全不一樣,還足足差了一倍,且近年食安事件頻頻發生,包括過去的蘇丹紅,到現在的黑心豬腸,都顯示出食安五環根本已經失靈。

對此,石崇良回應表示,食安五環制度仍能協助稽查人員有效追蹤源頭及流向,但目前全國有71萬家合格食品廠商,每年平均稽查16萬家次。以地方政府衛生局現有463名稽查人力計算,每家廠商約4年才會被稽查一次。但因為食品工廠都要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食藥署建置有高風險名單,以此次黑心豬腸為例,雖一開始不在高風險名單之內,但事件發生後,已經立即擴大查核。
石崇良直言,自己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吃到豬腸,所以可以了解民眾的關注,而此次百威食品的事件較複雜,因為公司在台北、倉儲在新北,而工廠在屏東,是跨縣市的案件,追查流向一開始配合地方為主,數量才會重複計算,但食藥署近年已加強追蹤追溯,有超過9成的業者已完成電子申報跟電子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