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超過20具!罕見「恐龍木乃伊」 皮層留有6700萬年前鱷魚咬痕

分享:

記者曹正仁/綜合報導

遠古生物的皮膚、指甲等軟組織保存不易,迄今全球出土的「恐龍木乃伊」可能不到20具,而美國北達科他州1999年發現的草食鴨嘴龍科「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一具乾屍化石就保留了皮膚組織,科學家最近甚至發現,牠在6700萬年前曾經被遠古鱷魚撕咬的傷痕。

據悉,自然的木乃伊化是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下長久保存的屍體。一些屍體在極低溫、或酸性、或極乾旱、或鹽度極高的環境埋葬下,可以自然長久保存。由於生物死後皮膚與肌肉通常會最先分解,因此恐龍木乃伊化是極其少見的。

根據CNN報導,田納西大學古生物學家史蒂芬妮(Stephanie Drumheller-Horton)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她和其他研究人員在這具身長7公尺的埃德蒙頓龍乾屍上,發現前臂、尾巴的皮膚有傷痕,推斷前臂是遭鱷魚的某種遠古近親撕咬受傷,但尾巴上的撕裂傷則尚無法確定是由哪類生物的爪子或牙齒所致。

近期美國發現極為罕見的恐龍木乃伊。(圖/翻拍自衛報)

學者們過去認為,恐龍或任何史前生物死後,必須很快地被埋起來才能保存住軟組織,但這隻埃德蒙頓龍的情況卻很特殊。史蒂芬妮說,「發現咬痕真的很出乎意料,過去人們認為如果在遭埋前軟組織受損,就無法保存下來。」然而,這隻恐龍被咬後皮膚刺穿,使得造成遺體分解的氣體和液體逸出,讓被掏空的皮膚變得乾燥,自然地達成「木乃伊化」。像這樣木乃伊化的皮膚在相當潮濕的環境中也能保存數周到數月以上,保存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被埋進土裡,最終形成化石。

研究團隊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隻鴨嘴龍是否傷重死亡,或是死後才被食腐動物咬出前臂和尾巴的傷痕,然而,牠的皮膚化石提供了大量有關於恐龍全身鱗片的大小、生長模式以及肌肉量等大量訊息。

研究作者之一的博伊德(Clint Boyd)解釋,皮膚比骨頭更容易分解,需要經歷罕見且特殊的過程,將皮膚保存足夠長時間後再被埋葬與石化,才會出現皮膚化石,因此真正完整帶有軟組織遺骸的「恐龍木乃伊」,目前全球可能僅不到20具,連他自己看過了數千塊化石都只有這一具保存著皮膚的印痕。

目前已有2個團隊宣稱已在恐龍化石中成功擷取出DNA,但其發現都無法獲得肯定。科學家正試圖通過比較現代兩棲動物與鳥類的視色素中的胺來推算、重建出原始主龍類與恐龍的胺基酸序列,甚至是基因序列。此外,已在恐龍化石中發現數種可能是蛋白質的物質,包含血紅素。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