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錯特錯!超多人「這樣洗碗」細菌反飆48萬倍 專家:海綿是超大活性細菌庫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洗碗是每個有煮飯的家庭每天的必做清單。根據德國報告中指出,洗碗海綿、百潔布中存在特定的致病細菌,包括彎曲桿菌屬、陰溝腸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屬、金黃葡萄球菌屬等,驗出的細菌種類多達362種,每平方公分更含有多達540億的細菌,比馬桶還要多20萬倍,和人類糞便含菌量相當。根據《健康2.0》報導指出洗碗的方式錯了恐會讓碗越洗越多細菌,以下6洗碗注意事項,民眾要多留意。

洗碗常用海綿、菜瓜布等,洗碗海綿一般有許多孔洞以便吸水清潔,但日常清洗碗盤後,食物殘渣、油污再加上海綿吸水的特性,使海綿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2017年德國吉森大學和慕尼黑赫爾姆茨研究所發表過聯合研究成果,形容廚房洗碗海綿的大腸菌群含量是全屋第二高,僅次於排水管,就像是家中最大的活性細菌庫。

而東京大學食安研究專家關崎勉曾在日本節目中指出,一般飯後餐具中含有60~80個細菌,若是泡水放置超過10小時,水中的細菌量會增量為2900萬個,增加超過48萬倍。關崎勉表示,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前三名分別為曲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產氣莢膜梭菌,前兩者是會在有氧及有糖分的狀態下迅速繁殖,許多民眾有飯後將碗盤泡水的習慣,不過這習慣更會讓壞菌急速增加。

1.髒碗盤應在1小時內洗淨,以免孳生細菌,若泡水超過10小時,細菌量會增加超過48萬倍。
2.如果想清除油污,可用熱水或麵粉輔助,用太多洗潔精反讓化學物質殘留在餐具上。
3.晾乾比抹乾更好。
4.每周更換洗碗海綿或洗碗布。
5.洗有油用具的以及無油餐具的應使用不同的洗碗布。
6.先把無油的碗碟洗淨,再洗有油污的餐具。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