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刊登於《歐洲心臟雜誌》的最新研究顯示,廣泛使用的心臟病治療藥物「乙型阻斷劑」可能對女性病患造成意外風險。「乙型阻斷劑」40年來一直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研究發現,心臟損傷較輕的女性患者服用該藥物後,不僅可能增加心臟病復發和住院風險,死亡風險更接近原本的3倍,但這種情況在男性患者身上並未出現。

這項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乙型阻斷劑性別差異研究,追蹤了來自義大利與西班牙的1,627名女性及6,811名男性心臟病患者,觀察期長達近4年。馬德里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科學總監伊巴涅斯指出,這種風險在服用高劑量的女性患者中特別明顯。
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預防與健康促進主任弗里曼解釋,女性對該藥物的特殊反應可能與心臟大小有關,「多數女性的心臟比較小,對降血壓藥更敏感。」不過他也表示,可能還存在其他未被發現的影響因素。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研究的受試者都是左心室射出分率高於50%的輕度心臟損傷患者。馬德里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負責人福斯特表示,由於現代醫療進步,大多數心臟病發作後存活的患者都屬於這個類別。
目前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等地,約有八成心臟病患者仍在使用乙型阻斷劑。福斯特強調,這項研究結果將促使全球重新檢視乙型阻斷劑的臨床使用指引,未來可能需要根據患者性別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