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承受的苦難太多了!鍾東錦疾呼:先救災、再究責

分享: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洪水重創花蓮縣光復鄉。苗栗縣長鍾東錦認為,花蓮承受的苦難太多了,社會的政治語言太過沉重,災區人民承受不起,他呼籲,「先救災,再究責,如此重大的災害現場人力調度瑕疵一定會有,但政治上急於互相定罪則大可不必。」

苗栗縣長鍾東錦。(圖/中天新聞)
苗栗縣長鍾東錦。(圖/中天新聞)

「1963 ,水打南庄。」鍾東錦今天(29日)表示,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對南庄造成的重創,與今天花蓮光復鄉堰塞湖事件,也是類似的情況。彼時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沒有空照圖,沒有電子媒體可以迅速傳遞訊息,更沒有回家指引,沒有怪手清淤,一切只能靠著對故鄉的記憶,一一去撥尋深埋在泥濘深處的親人的大體。

第203旅官兵協助民宅清淤。(圖/第8軍團)
203旅官兵協助民宅清淤。(圖/第8軍團)

鍾東錦指出,此後住在堤防周邊的百姓,但凡高度左高右低,或深或淺或薄或厚,都錙銖必較。因為他們深怕當天災再臨的時候,工程較為疏鬆的地方,堤防會再次衝破,噩夢會再次重演,而地球氣候劇變的現在,誰都不知道下一次災害,會在何時何地降臨。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縣府已啟動24小時清淤作業,期望在中秋節前完成家園整理。(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縣府已啟動24小時清淤作業,期望在中秋節前完成家園整理。(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先救災,再究責,如此重大的災害現場人力調度瑕疵一定會有,但政治上急於互相定罪則大可不必。」鍾東錦強調,花蓮承受的苦難太多了,台灣的後花園,福爾摩沙最美的東海岸線,這個社會的政治語言太過沉重,災區人民承受不起。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