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美中談「第四公報」!學者嘆:怎可不早預防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日前訪問台灣,造成大陸北京當局大動作對台軍演,台海情勢升溫,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9日提出警告指出,中國大陸往往會對美國施壓促其讓步,最後犧牲的是台灣的權益,不能排除接下來會出現「美中第四個公報」。對此,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投書直言,姑不論其真實性與可行性,其屬「不可逆」的性質,怎可不早思預防。

▲我國又陷斷交潮!「中美角力」讓宏都拉斯動搖。(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中國大陸國旗、美國國旗。(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趙建民昨(9)日出席台北論壇基金會舉行的「美中關係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講座時則認為,過去當台灣在台美關係中取得進展之後,大陸便會強力施壓,迫使美國做出退讓,最後犧牲的是台灣的權益。

他說,最顯著的例子就是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引起「台海飛彈危機」,到了1998年柯林頓在上海提出了「新三不」: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趙建民提醒,在裴洛西訪台過後,大陸已經發布針對美國官方的8項反制措施,美國接下來要怎麼修補與大陸的關係?拜登政府為了緩和與北京的關係,不排除簽署「美中第四公報」,我國政府必須找出化解兩岸非和平衝突的辦法。

黃介正9日投書《中國時報》分析近期兩岸局勢時指出,兩岸基本遵守的海峽中線默契,過往僅有重要外賓抵台訪問時,以軍機短暫試探方式表達態度。近來大陸外交部與國台辦在例行記者會,多次宣稱不存在海峽中線的立場,則在此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不到24小時的來訪,一舉透過大規模「圍台」軍演,試圖形成另一個兩岸之間的「不可逆」。

過去曾經偶有討論的重要議題,如「中美第四公報」,大陸修改《反分裂國家法》等,此次中共軍演期間再度浮現,姑不論其真實性與可行性,亦屬「不可逆」的性質,怎可不早思預防。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