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0萬安培放電!陸「人造太陽」核融合試驗刷新運行紀錄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宗芳/綜合報導

大陸新一代「人造太陽」HL-2M「托卡馬克」裝置,近日取得突破性進展,等離子體電流突破100萬安培(1兆安),創造大陸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紀錄,標誌核聚變研發距離聚變點火邁進重要一步,可在此基礎上常規開展前沿科學研究。

大陸「人造太陽」等離子體電流試驗近日突破100萬安培。(圖/新華社)

據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副所長鍾武律介紹,新一代「人造太陽」HL-2M是大陸研製的磁約束可控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它採用先進的「托卡馬克」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電流強度的設計能力可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攝氏度,規模和參數能力均超過以往,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

大陸人造太陽2.jpg

大陸早在1950年代就開展核融合研究。(圖/新華社)

等離子體電流強度是「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的核心參數,這種類型的核聚變堆必須要在1兆安培電流基礎上穩定運行。達到這一條件對大陸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及自主設計運行聚變堆具有重要意義。鍾武律表示,目前大陸技術從過去的「跟跑」轉變為「並跑」,部分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大陸早在1950年代就開展核融合研究,1965年核西物院成立後,先後發展脈衝磁鏡、角向箍縮裝置、仿星器、超導磁鏡、反場箍縮裝置和托卡馬克等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

托卡馬克裝置始自1984年的「中國環流器一號」(HL-1),之後陸續建成「中國環流器新一號」(HL-1M)、「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這次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是核西物院第四座托卡馬克實驗裝置,於2020年12月4日在成都首次放電,未來最終科學目標是形成核融合能源。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