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的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慘重災情,針對昨天綠營側翼不斷的攻擊,稱林保署有通知花蓮縣府9次,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25)日提出資料反擊。
針對網路上的質疑,花蓮縣政府說明,所謂「9次示警」是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7月26日開始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累積第9封的通報行政文件「馬太鞍溪堰塞湖緊急通報單」,因堰塞湖未解除列管,所以累計續報,非網路謠言「連續9次示警強制撤離」。
傅崐萁今天早上與廣播節目「飛碟早餐」主持人唐湘龍連線時則說,確實有9次通知,不管是開會或通知也好,黃色警戒也好、紅色警戒也好,但重點是,9月17日林保署開會的資料表示,馬太鞍溪的堰塞湖10月下旬才會溢流,下游只要撤退3村、58戶、45人。他說,相對於8月12日楊柳颱風當時,撤離的是259戶、697人。
傅崐萁說,到昨天為止,行政院都還在講溢流,其實是潰堤。但是很奇怪行政院為什麼會告訴所有的媒體,不能寫潰堤、只能寫溢流。這就很明顯行政院嚴重的失職,一直認為是溢流,但最後是8700萬立方公尺的水量,現在只剩下2000萬立方公尺,3/4水量都已經下來了。

傅崐萁表示,9月21日通知花蓮縣政府,林保署資料就有最嚴重的模擬極端情境的潰壩,修正成洪水120分鐘才會到,而在潰壩的情況之下,從259戶修正成180戶動遷。
傅崐萁指出,9月17日林保署帶著資料到花蓮縣政府開會,只要動遷45人;9月21日動遷修正為180戶。180戶到底有多少人?還要戶政單位去查;然後9月21日晚上、9月22日又改成8000人。

傅崐萁說,一樣的堰塞湖,楊柳颱風時動遷697人、259戶,突然到了9月21日,林保署帶著資料來開會,只有185戶就好了、不用259戶。隔天內政部又通知,現在要撤離8000人,而且發明新的方式叫垂直避難。
傅崐萁表示,在楊柳颱風的時候是動遷,就是人都要強制撤離。這一次則是第一到收容所、第二去依親,第三個就是所謂垂直避難,就是家裡是透天房子,可以到2、3樓避難。
傅崐萁指出,所以花蓮縣府在挨家挨戶告知時,不管是街上、警察、消防還是村里長的廣播,就告訴居民拜託到2樓。因為是8000人,縣府不可能每一戶裡面派1個人在那裡,所以只能請居民到2樓,至於什麼時候可以下來也不曉得。
傅崐萁說,農業部、內政部都是專家,最重要的是,馬太鞍溪的上游是林保署、農業部管的,中游是水保署、農業部管的,下游則是河川局、經濟部管的,河川的上、中、下游全部都是中央管的。
傅崐萁強調,8月13日在審丹娜斯颱風災後重建條例預算時,農業部長陳駿季在朝野協商上講的很清楚,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有立即性的危險,而且陳駿季在立法院不只講過一次。他覺得,一個政府沒有能力或是沒有用心去看待問題,可能會造成多少人命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