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就想吃東西? 練習「正念飲食」避免肥胖找上門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高中生因體重肥胖,至衛福部桃園醫院就醫,經由小兒科建議到營養門診諮詢,探討後發現,因課業壓力大造成的情緒性進食是主因,讓黃同學一年內增重10公斤以上。

生活壓力大,容易有情緒性進食的行為。(示意圖/資料庫)

營養師吳思賢表示,現代人工作和課業忙碌,生活壓力大,容易有情緒性進食的行為,許多研究也顯示壓力會影響賀爾蒙,讓人們更傾向於讓自己感到「舒服」的食物,壓力會造就身體容易脂肪堆積,因此壓力和肥胖具正向關連性是無疑的。

尋求紓壓管道,避免情緒進食

要如何改善壓力導致的肥胖呢?吳思賢表示,如果可以先改善讓自己導致壓力的原因是最直接的,另外也建議尋求其它紓壓的途徑,例如:規律的運動、練習深呼吸放鬆冥想、多與家人好友聊天等……只要任何自己有興趣且可專注當下的事情皆可,另提醒民眾,藉由「吃」來紓壓雖然當下感到開心,但往往伴隨更多的罪惡感,而讓自己產生額外的壓力,並不是舒壓的好方法。

過量「咖啡」、「酒」,加重壓力

若發現自己有情緒性進食的行為,那飲食上要如何調整呢?吳思賢表示,過量的「咖啡」、「酒精」、「精緻糖」攝取可能使得情況更糟,過多的咖啡和酒精皆會影響睡眠,讓身體更有壓力,一般來說一天建議咖啡因攝取<300mg,約為便利超商中杯一杯份量,而過多的精緻糖攝取,原本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囤積,因此當壓力很大時,千萬不要在家中囤放甜點、餅乾、零食、含糖飲料,因為壓力來時看到就會吃,而多吃甜點更易轉成脂肪囤積,無疑是一惡性循環。

另外,吳思賢表示,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可幫助此狀況,身體處於壓力時相對來說也是處於發炎狀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降低身體發炎,另外多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也同樣可降低發炎,海鮮魚類是Omega-3脂肪酸良好來源,壓力大時吃海鮮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吳思賢表示,若已經嘗試過改變飲食了,但還是很難做到,也不要灰心,建議可以多練習「正念飲食」,在進食時專注,專心感受食物的視、嗅、觸、味覺等,和感受進食後身體的反應,建議民眾可以從以下方式開始練習執行。

  1. 吃飯時不划手機、不看電視專注「吃」。
  2. 放慢吃飯速度,每一口咀嚼20下,可從每一餐的前五口開始練習。
  3. 感受身體的反應,當身體覺得飽,就可停止進食。

初期一週練習一次,建議安排較無壓力的休息日執行,練習「正念飲食」可幫助自己分辨,進食是身體真的「需要」,還是只是壓力造成的「想要」,降低時常情緒性進食的狀況。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