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首例!日本魩仔魚乾混入「河豚魚苗」恐中毒!10月就發生過一次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新潟市保健所29日宣布,新潟市江南區一間食品店所販賣的魩仔魚乾混入河豚魚苗,呼籲購買的民眾聯絡店家,避免食用。

日本新潟市保健所29日宣布,新潟市江南區一間食品店所販賣的魩仔魚乾混入河豚魚苗,呼籲購買的民眾聯絡店家,避免食用。(圖/資料照)

綜合日媒報導,新潟市保健所指出,位於江南區的川松食品横越店,28日下午連絡保健所,稱店內分裝販賣的魩仔魚乾中,疑似混入河豚魚苗,該店家已聯絡當天購入商品的消費者。自23日至28日內,店家總共賣出28盒魩仔魚乾,購買此商品的民眾應盡速聯絡店家,千萬不要食用。

新潟市保健所呼籲,業者在出貨和分裝時,務必要仔細確認,避免商品中混入河豚,若食用到河豚的肝臟和卵巢等有毒部位,在食用後的20分鐘至3小時內,就會出現麻痺症狀,症狀會從嘴巴擴散至四肢和全身,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與死亡。

不過這並不是日本店家販售的魩仔魚乾中,首次出現河豚魚苗,10月9與10日在東京都和神奈川、千葉両縣的連鎖超市「Maruetsu」所販售的1474盒魩仔魚乾中,有顧客發現一隻疑似河豚魚苗的物品,該魚苗的體長約2.5公分,超市已緊急召回商品。當局指出,目前對於河豚毒性的了解不夠全面,就算只是魚苗也必須避免食用。

河豚體內含有神經毒素。(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桌家表示,每撈捕20公斤的魩仔魚,就可能混入1隻河豚魚苗。(圖/資料照)

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日本所有沿岸區域幾乎都是河豚的棲息地,由於漁民使是用漁網大量撈捕魩仔魚,有時會混入其他魚類。食品監視安全課負責人指出,魚的分類工作主要靠人工作業,關鍵在於撈捕和加工時仔細確認。

新潟食料農業大學教授長島裕二指出,每撈捕20公斤的魩仔魚,就可能混入1隻河豚魚苗,就算業者能用目視進行挑選,但在大量魩仔魚中,若混入顏色與大小都極為相似的河豚魚苗,處理者可能難以辨識,消費者在料理時也不容易發現。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