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過粗恐讓疾病找上身!國健署曝40-64歲中年人有3成2患「代謝症候群」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近5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至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3成2有代謝症候群,可見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不容小覷,而實證資料也指出,代謝症候群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慢性病息息相關。因此,管理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是控制疾病進展的重要關鍵。

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包含三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

(示意圖/photoAC)

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包含三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這些危險因子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找出異常數值,其中,在家透過皮尺及血壓計,量測腰圍及血壓,輕鬆掌握數值的變化,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把關。

透過「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與「健康存摺」 一起守護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至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有38.6萬人腰圍過粗,其中又有超過3成的人在血壓、血脂或血糖中,有任二種數值偏高,已達到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標準;顯示腹部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可善加利用成人預防保健免費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數值,並運用國健署發展的「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檢數據,獲得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病的風險,以及平台提供的個人化健康指引,亦可再搭配健保署健康存摺紀錄之健康數據,幫助您掌握個人健康情形。

另外,為了讓代謝症候群個案,能有專業醫療團隊及早介入管理健康,國民健康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合作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凡是在20歲至64歲的民眾可以就近於基層診所接受管理,並由醫療團隊針對不健康生活型態,提供戒菸、戒檳、營養、運動等專業指導,讓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習慣,預防或延緩慢性病發生的機會。

  •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資料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