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呼呼」真的可以止痛!研究:觸覺與震動覺有止痛效果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當小朋友跌倒時,阿公阿嬤會在孩子疼痛哭鬧時,給孫子「呼呼秀秀」,順帶一句痛痛飛走了,孩子因此變得相對安靜,究竟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能壓住痛覺?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有其事。研究顯示,由於痛覺神經傳導順序是本體感覺到觸覺與震動覺,所以在呼呼時,能將痛覺蓋過去,藉此達到「止痛」的效果。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在臉書專頁中發文分享,在急診不難看到阿公阿嬤帶著孩子跌倒撕裂傷來的就醫,當孩子因為疼痛哭鬧時,常會看到阿公阿嬤給孫子呼呼秀秀,順帶一句「痛痛飛走了」,孩子因此變得相對安靜,不再哭鬧,這招數到底有沒有效過,還是只是孩子們需要內心的安慰?翁梓華解釋,痛覺對人體來說其實是一個「保護機制」,藉由疼痛讓人減少對於該處的使用,避免患部持續受到刺激傷害。而在醫學上,痛覺傳遞主要分成兩種方式。

  • A-delta神經纖維:這類的神經纖維較粗、具有髓鞘、傳導快,主要傳遞的是急性劇烈的疼痛感。
  • C神經纖維:這類的神經纖維較細、沒有髓鞘、傳導慢,主要傳遞的是慢性持續性的疼痛感。

翁梓華表示,除了上述的神經纖維之外,人體還有主要傳導本體感覺的「A-alpha神經纖維」以及傳導觸覺與震動覺的「A-beta神經纖維」;而人體的神經纖維傳遞就像是工廠流水線一樣,一次只能傳遞一項訊息,而人體A型神經纖維傳遞優先順序是「本體感覺」>「觸覺與震動覺」>「痛覺」。

因此當阿公阿嬤在給乖孫呼呼秀秀,就是透過觸覺與震動覺將痛覺蓋過去,藉此達到「止痛」的效果。翁梓華提到,下次如果看到孩子跌倒,別忘了給他呼呼秀秀,真的有止痛效果。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