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率危機!大學紛紛寄存名額 專家直言應改善辦學特色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中央社

少子女化浪潮襲來!各大學再也不得不重視了,甄選入學委員會4日公布112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學」招生簡章,因為部分大學紛紛寄存名額,導致整體招生名額8年來首次跌破7萬大關。專家認為,短中期來看是聰明的作法,但是少子女化仍會加劇,長期應思考學生來源,提升辦學特色。

甄選委員會表示,112學年度繁星推薦招生計有66所大學校院、1789個學系(組)參加,提供招生名額合計為1萬5989個,較去年1萬6178個略為減少189個。申請入學招生則計有67所大學院校、2229個學系(組)參加,提供招生名額合計為5萬3856個,較去年5萬5810個減少1954個。

根據整體資料,今年繁星及個人申請招生名額總計6萬9845,比起去年的名額7萬1988,減少2143個。也成為105學年度之後首次名額跌破7萬。據瞭解,總體名額減少與今年有10幾間學校寄存名額有關。

亞洲教育/未來領袖補習班升大學社會科老師邱小民分析,在少子女化仍看不到盡頭情況下,整體招生名額持續下降已經是趨勢,也會有更多人選擇考分科測驗,參考今年分科考試的結果,出現許多低分高就的情形。所以整體名額減少,學生可能也會思考,若多花點心思往分科測驗繼續準備,未嘗不是壞事。

而學校透過寄存名額提升註冊率,邱小民表示,短中期確實是聰明的做法,但說穿了也只是以拖待變,不過少子女化趨勢未變且會加劇,長期來看中後段學校依然面臨很大的危機,必須從根本思考學生來源、如何提升辦學特色的問題待處理。

有些學校直接採取寄存名額面對少子女化的浪潮,得勝者文教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認為這是睿智的做法,因為寄存名額多寡,基本上家長不太會去探究,也不見得查得到。但主動寄存名額之後分母變小,可以讓註冊率數字變漂亮,也比因為數據不佳被教育部砍掉名額更好,這是仔細評估之後的結果。

藍天予表示,因為科技類產學班的關係,國立大學名額增加,在能夠招收到更多學生情況下,私立大學的招生確實受影響。藍天予指出,這對學生來說是利多,可以有更高機會進入國立大學,但相對地對私校來說是利空,能招到的人數減少,生存上更顯困難。

面對少子女化浪潮,部分大學寄存名額因應。(示意圖/PAKUTASO)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