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至5歲→莫德納今開打!接種完6現象「家長必觀察」…醫揭「心肌炎發生機率」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將於今(21)日開打,而小兒科醫師林應然則對此呼籲,若孩子符合接種資格應盡量施打,才能避免確診重症、併發症、死亡等風險,且家長也需於寶貝施打完疫苗後,注意其是否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活動力降低等狀況。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截至7月18日共累計103名兒童確診重症,其中22例死亡,至於年齡中位數為4歲,以3歲以下50例為多,其次7~12歲為28例,因此為加速提升免疫保護力,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昨日已完成封緘檢驗,並於今日開放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將於今(21)日開打。(示意圖/中央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將於今(21)日開打。(示意圖/中央社)

此外,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6月27日專家會議決議指出:「目前國內處於社區流行階段,建議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莫德納COVID-19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之風險,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兩劑間隔4~8週以上」。

資料顯示,本次疫苗包裝濃度為0.10mg/mL,每劑接種0.25mL(含25mcg mRNA),每瓶可提供10名嬰幼兒接種,與以往包裝濃度(0.20mg/mL)不同,至於接種途徑則為肌肉注射,2歲以下嬰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兒接種於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報導,林應然說明疫苗臨床試驗證實施打完能產生有效抗體,即便保護力不及成人那樣高,大約僅4~5成,但更多保護力能免於重症、併發症、死亡,因此能打就盡量打,畢竟孩子常摸眼鼻、吃手等,且家中若有確診者也較容易被感染,尤其接種疫苗還可遠離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林應然強調,患有慢性病、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嬰幼兒恐風險最高,故應優先接種,「有打疫苗,發生問題機率絕對會比較低」,至於大家多半擔心會發生心肌炎等嚴重副作用一事,林應然則表示因疫苗劑量低,發生機率也相對較低

由於嬰幼兒不擅表達,林應然提醒家長可於接種完後,觀察孩子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臉色蒼白、精神微弱、昏睡、活動力降低、嘴唇發黑等現象,若有就要即刻就醫,而一般常見副作用包含:接種部位紅腫熱痛、食慾稍微減弱、發燒等均為正常現象,家長則不用過度擔心。

家長可於嬰幼兒接種完,觀察是否有6現象!(圖/中天社群中心製作)
家長可於嬰幼兒接種完,觀察是否有6現象!(圖/中天社群中心製作)

《中天關心您|疫情期間請多留意自主健康及不實訊息》
◆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