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西打爆掏空疑雲 3謎團說不清

分享:
0:00
volume_up
一家原本低調經營的老牌公司,一款蘋果西打賣了54年,如今卻扯出掏空風暴,關鍵都圍繞在大飲與國信、旭順的金錢糾葛;若再無法交代,恐面臨下市危機。 大西洋飲料這家公司的名稱,對很多人來說很陌生,但說起大飲主要、也幾乎是唯一產品─蘋果西打,卻是紅遍全台、家喻戶曉,不但被稱為是「國民飲料」,在量販通路的銷售,僅次於可口可樂與黑松沙士,在熱炒店也是消費者必備的搭配。但如今這家老牌公司,卻涉及了掏空,更面臨下市危機。 相較於其他飲料廠追求多元化,大飲成立54年來,就只賣蘋果西打一款商品,營收占比逾9成,去年銷售超過300萬箱。但去年被投訴食安出包,慢半拍的反應加上誠意不足的退貨,都被消費者怒轟,而產品的下架損失,也讓大飲去年出現了8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三角關係」很曖昧 監察人、獨董幾乎同一批人 4月1日,在上市公司財報發布的截止日後,大飲突然公告,會計師對於去年的財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換句話說,就是不願意對大飲的財報背書;洋洋灑灑的公告內容,重點都圍繞著大飲與兩家關係人企業國信食品、旭順食品的不動產交易。原本低調經營的大飲,內部狀況曝光,也讓外界才了解到,大飲的公司治理幾乎是一團糟,諸多疑點甚至開了兩次重大訊息說明都還說不清。 首先,是引爆問題的不動產交易。2018年6月,大飲公告分別以1.6億元、2.4億元,與旭順、國信交易位於台南佳里、高雄湖內的不動產,9月又公告以2.4億元與國信交易新北市新店秀岡不動產。但交易過程中,卻充滿了重大瑕疵,包括高雄不動產最後交易金額5億多元,比最初公告的2.4億元高了兩倍,且還有抵押未解除就過戶,這一交易金額的落差,大飲無法解釋。 而同樣與國信交易的新店不動產,最終交易取消,但預付的1.55億元款項,卻不需要退還,直接轉為資金貸與,還款期限更長達32年,每月只還款40萬元。大飲無法交代這幾筆不動產交易的細節。 其次是大飲與國信、旭順的關係。為什麼大飲願意這樣吃虧?翻開公司登記,赫然發現,大飲、國信、旭順都登記在新北市三重的同一個地址;檢視背後的股東,更發現幾乎重疊,才剛遭收押禁見的大飲前總經理孫幼英,掌控所有董事席次,大飲前三大股東─寶亞、健健美生技、旭順,則都是同一位負責人于蕊嘉。 而國信雖然僅持股大飲0.49%,不是規範定義的關係人,多年來卻都在大飲的董事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自2006年起,歷經5次改選,國信都握有至少1席監察人,近兩次改選時甚至有1席監察人與兩席獨董。應該扮演監督角色的監察人與獨董,不但是公司「自己人」,甚至根本就是「同一批人」,這種球員兼裁判的行徑,公司治理顯然是一個大問題。 中時電子報 編輯/ 邱怡萱、財訊雙週刊文/林誠志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