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準公共化,公共意識的投入!

分享:
0:00
volume_up

作者:盧歆峰(桃園市民)投書

筆者自己長年居住在南桃園,可以感受到區域的公共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過去桃園地區不夠發達、基礎建設也不足,但隨著工商業與高科技產業的擴展,人口激增之下也暴露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過去桃園地區依賴長庚醫院體系,可是長庚還需要負擔竹苗區域的重症需求,部立桃園醫院的量能也有限。

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可透過長期性的公共計畫補強。(圖/翻攝自張育美臉書)

而這些年來南桃園區域的醫療與長照系統就仰賴天成醫療集團的挹注,因為創辦人張育美當過立法委員,再加上對於基層醫療的重視,有意識到醫護體系完整的重要性,因此積極跟桃園市政府合作,透過長期性的公共計畫將私人醫療資源準公共化的方式,彌補南桃園公共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像是南桃園地區因為工業發展,造成空氣污染的外部成本激增,天成醫院就提供自身的醫療設備讓張善政市長的擴大肺癌篩檢機制、預防先於治療的公共醫療政見得以實現。

我分析為何天成醫院會投入這樣的醫療資源準公共化的政策,很重要的因素在於CEO張育美的公共服務意識,從早期因為她先生徐萬興醫生對於基層弱勢的關懷,進而影響她希望透過完善的公共服務造福社會,而擔任不分區立委的過程中,讓她更知道國家醫療資源政策的關鍵核心,對於相關議題的重視、質詢也反映出結構內的問題,像是缺藥、缺工、缺電對於公共醫療發展的阻礙。

一個社會能否完整和諧的運作,私人企業是否能將外部成本承擔外,透過企業內部資源輔助社會發展是關鍵的因素,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如果多數企業家沒有像張育美委員這種公共事務的關懷,而是認為企業的成功來自於自身的能力,那麼這個社會將會淪為徹底壓榨的世界,而企業發展的造成的外部成本也會破壞個人的基本權益,會形成惡性循環。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