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實質月薪資轉正 實質總薪資維持負成長

分享:
0:00
volume_up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公布薪資調查結果指出,今年(2023年)前5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341元、年增2.46%;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02%,實質總薪資年減0.81%,為近7年同期首見負成長。

金融及保險業經常性薪資相對較高(圖取自國泰集團官網)

而5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5,484元,較上月增加0.28%,較去年同月也增2.84%;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9615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5,099元,較上月增加6.46%,較上年同月則減 0.18%。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44%,考量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41,532元,年增率雖由負轉正,微幅增長0.02%,但實質總薪資58,348元,年減0.81%,仍是7年來同期首次負成長,薪資仍被物價衝擊。

陳惠欣解釋,出口衰退導致製造業發放的績效獎金下滑,就是何以實質經常性薪資已轉為正成長,實質總薪資仍是負成長的原因。

統計顯示各行各業薪資中,5月金融及保險業經常性薪資為65,415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為65,621元,相對較高。製造業經常性薪資為4萬3,203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5萬3,592元;而住宿及餐飲業為3萬4,498元、其他服務業(含美容美髮按摩等)為3萬5,338元。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國內勞動市場的內外需冷熱有別,5月製造業續受出口衰退影響,僱用人數年減1.8萬,薪資增幅較緩,而住宿餐飲、零售業等內需服務業隨民間消費活絡持續復甦,服務業受僱人數年增4.1萬人,增幅為近四年同月最高,薪資有不錯的成長。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