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推動烏山頭水庫設置太陽光電計畫,近日因設置水面浮力式太陽光電板引發民眾對水質汙染與景觀破壞的擔憂,《中天新聞》特派記者於6日前往現場直擊!

烏山頭水庫設置太陽光電計畫由經濟部水利署列管,並由嘉南農田水利會辦理公開招標,規劃設置容量13MW,面積約13公頃,預估年發電量可達1700萬度,年減碳量達8,906噸,由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興業綠能公司得標建設,並於2022年5月開始運作。有民眾表示相當反對建設,他曾目睹業者派人清潔光電板,但對於清潔過程是否會對水質產生影響仍持懷疑態度,儘管當時政府有找他們見面,但他們也不懂專業知識的情況下,也不知該如何向政府反應太陽能光電會造成生態破壞。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通往烏山頭水庫的道路崎嶇不平,周邊竹林環繞,坡度陡峭且缺乏照明設備,民眾進入此區域需格外小心。遠眺水庫時,可以清楚看到大片光電板鋪設在水面上,面積達11.5公頃,視覺上相當震撼。然而,原本波光粼粼的湖面景觀,如今被光電板覆蓋,引起部分遊客的不滿,認為影響了水庫的自然美感。

許多當地居民擔心,光電板的設置可能對水庫水質造成影響。儘管業者聲稱光電板由無毒性材料製成,不會釋放有害物質,但居民仍存疑,擔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微量有害物質滲入水中,進而影響民生用水安全。一位經常在水庫捕蝦的阿伯表示,他曾目睹業者派人清潔光電板,但對於清潔過程是否會對水質產生影響,他仍持懷疑態度。
為達成2025非核家園目標,浮動式太陽光電因不需與民爭地,已成為土地資源有限國家的發展趨勢。目前全台已有13座水庫規劃設置浮動式太陽光電,其中6座水庫,包括新竹寶二水庫、金門金湖水庫、雲林湖山水庫、嘉義內埔子水庫、高雄鹽水埤水庫及阿公店水庫已完成併聯發電,總裝置容量達35.954MW,以高雄阿公店水庫的9.99MW容量最大。

針對民眾關心的水質安全問題,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及江南管理處表示,設置水面型太陽光電板是響應中央推動的綠能減碳政策。該設施年發電量可達1700萬度,可供應4900多戶家庭使用。同時,相關單位強調光電板材料安全無毒,不會對水質造成汙染。然而,居民認為此說法缺乏長期數據支持,仍對此存有疑慮。

除了烏山頭水庫,目前曾文水庫也計劃設置類似的太陽光電板,規劃面積達24.6公頃,並已進行公開招商程序。若計畫實施,台南地區將有兩座大型水庫投入綠能發電。然而,部分居民認為此舉可能進一步影響當地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呼籲政府應更謹慎評估其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