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至1986年間,台灣治安面臨重大挑戰,一個以奪取警槍為目的的犯罪集團掀起一連串殺警與搶劫案件,震驚全國。主嫌林宗誠及其團伙以極度兇殘的手法犯案,更令人意外的是,警政署長羅張的隨扈溫錦隆竟也涉案其中。

海地大使館駐衛警李俊賢遭開槍射擊。(圖/中天新聞)
案件的開端始於1984年4月5日,基隆七堵尚仁國小圍牆外發現兩名巡邏警員倒地,血流不止。基隆市八堵分駐所警員廖國棟與同事薛東城遭遇歹徒襲擊,廖國棟不幸身亡,身上警槍與無線電對講機被搶走。
薛東城僅存一命,他回憶道:「歹徒似乎就是為了奪槍而來,過程中我隱約聽到他們說『東西已經拿到了』。」此案成為懸案,警方未能掌握任何歹徒線索。
一年後,案件再度升級。1985年4月17日,海地大使館外傳出槍響,駐衛警李俊賢遭三名歹徒圍毆後,被其中一人開槍射擊,倖存但警槍及子彈遭奪。資深媒體人方寶柱指出:「當時歹徒的目標明確,就是短槍和子彈,因為警察配備的左輪手槍方便攜帶且威力適中。」隨著案件累積,警方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場有計劃性的連環犯罪。

八堵分駐所警員廖國棟身中16刀身亡 。(圖/示意圖/中天新聞)
短短一年半內,台灣接連發生多起殺警奪槍案,包括台北土地銀行運鈔車襲擊案、松北分局崗亭員警槍殺案等,共造成3名警員死亡、1人重傷。檢方解剖後發現,犯罪集團使用的槍枝竟是之前基隆殺警案中奪走的配槍。專案小組逐步串聯案件,研判歹徒在奪槍後會利用武器進行搶劫,並在每次重大搶案後補充子彈。
案件在1986年5月出現重大突破,一名茶行商人賴順昌因目睹飛車搶劫事件,冒險追擊並意外撞死林順健、重傷洪敏雄,使得案件出現突破性進展。其中洪敏雄供出犯罪集團成員名單,包括主嫌林宗誠、廖世倫,以及涉案警員溫錦隆。洪敏雄坦承:「我們曾犯下至少9起重大搶案,其中有2件殺警奪槍。」此供詞揭露了犯罪網絡的真相。

主嫌林宗誠已經伏法。(圖/中天新聞)
溫錦隆的涉案身份令警界震驚。他原為台北市保安大隊員警,後被調任警政署署長隨扈。溫錦隆在案發後選擇逃亡,與女友馮麗萍服安眠藥自殺,女友身亡但他倖存,最後選擇自首。他辯稱:「我只是借了槍給高中同學,不知道他們拿去做什麼事。」然而警方調查顯示,他不僅提供槍枝和子彈,還實際參與多起搶案,包括土地銀行運鈔車襲擊案。
主嫌林宗誠及廖世倫則潛逃至泰國,但在警方跨國合作下被引渡回台。林宗誠在偵訊中表現冷靜,但面對證據最終認罪。他們的犯罪手法縝密,包括在搶劫時準備多輛機車以確保逃逸順利,甚至會開檢討會改善流程。檢方清查後發現,該集團涉及超過200件刑事案件。

警政署長羅張的隨扈溫錦隆竟也涉案其中。(圖/中天新聞)
1989年,主嫌林宗誠、林本健、洪敏雄及溫錦隆均被判處死刑並執行槍決。牧師黃明鎮回憶輔導溫錦隆時說:「他是一個聰明又帥氣的人,但因為意志不堅,被朋友一步步拖入深淵。」溫錦隆生前創作詞曲懺悔,他的行為不僅毀了自己,也讓多個警察家庭破碎。
此案揭示了台灣治安史上罕見的黑暗篇章,也凸顯出公權力面臨的挑戰。專案小組全力追查、親情攻勢與跨國合作,最終成功瓦解這個犯罪集團。然而,4名盡忠職守的警員因歹徒貪念而殉職,他們的家庭至今仍承受著深重的痛苦。
●互動式案件地圖 https://reurl.cc/2KjG7n (新推出!!)一鍵掌握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