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每日郵報》採訪了網路藥房SingleCare的藥劑師Dr. Jennifer Bourgeois以及HaVy Ngo-Hamilton,他們列出了12種不應與咖啡同時服用的藥物。其中,抗抑鬱藥是首當其衝的危險組合。Bourgeois指出,咖啡因可能與抗抑鬱藥產生交互作用,導致血壓危險性上升。特別是三環類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等舊式抗抑鬱藥,會阻礙身體正常代謝咖啡因,使其在體內停留時間延長,引發持續性高心率和高血壓。
非處方感冒和過敏藥物也不宜與咖啡一起服用。藥劑師解釋,部分非處方感冒藥含有偽麻黃碱(pseudoephedrine),會刺激大腦反應,若與咖啡一起服用,可能加劇緊張和焦慮等症狀。藥劑師建議,應在喝咖啡前2小時或4小時後才服用這類藥物,以避免不良反應。
對於糖尿病患者,藥劑師提醒,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增加血糖水平,尤其是添加糖或奶的咖啡更是如此。因此,同時飲用咖啡和服用糖尿病藥物可能會降低藥效。建議患者在決定是否與咖啡同服這類藥物前,應先密切監測血糖水平變化。
抗生素與咖啡的組合也需謹慎。某些抗生素會抑制咖啡因代謝,導致血液中咖啡因濃度上升,引發心跳加速和緊張等不適。而抗凝血藥物與咖啡同服,則可能因咖啡因抑制藥物分解,使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增加過量出血風險。藥劑師建議,服用抗凝血藥物後應至少等待6至8小時再飲用咖啡。

降血壓藥物與咖啡的相互作用同樣值得關注。由於咖啡因會增加心率和血壓,可能與降壓藥的效果相抵消。藥劑師建議在服用降血壓藥前2小時或後4小時再喝咖啡。甲狀腺藥物的吸收也會受到影響,任何食物或水(包括咖啡)都會降低身體對這類藥物的吸收率,應保持空腹服藥,並等待30至60分鐘後再攝取含咖啡因飲料。
阿茲海默症藥物、骨質疏鬆症藥物、哮喘藥、專注力失調及ADHD藥物,以及抗精神病藥物,也都被列為不宜與咖啡同時服用的藥物。咖啡會使血腦屏障變緊,減少阿茲海默症藥物進入大腦;會降低骨質疏鬆症藥物的吸收率;會加劇哮喘藥的副作用;與ADHD藥物同用可能導致過度刺激;還會減弱抗精神病藥物的效果,藥劑師甚至建議躁鬱症發作時完全禁飲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