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提前進入流行期,疾管署昨(30)日指出,上週國內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接近13萬人,較前一週攀高10%,預估未來數週仍呈現整體上升趨勢,而公費流感疫苗於今(1)日開打,相關施打對象等資訊《中天新聞網》一次整理,提供民眾參考。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昨日表示,今年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已超過2年前高峰,目前疾管署已採購648萬劑流感疫苗,其中248萬劑已陸續配發,本週將再配發50萬劑至地方,讓民眾能在中秋連假前完成接種。若後續仍有疫苗需求,尚有20萬劑開口合約可供調度。
另外,因應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災情,疾管署特別將光復鄉居民、前往救災的志工與協助救災人員「鏟子超人」納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且現場將從寬認定。目前已額外撥補4700餘劑流感疫苗供花蓮縣使用,9月29日當天已有265人接種流感疫苗、245人接種新冠疫苗。

10/1公費流感、新冠疫苗接種對象?
-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
第1階段10月1日開打
包括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
第2階段11月1日開打
接種對象新增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 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
第1階段10月1日開打
包括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結核病、失能及失智、精神疾病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
第2階段11月1日開打
接種對象新增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新冠疫苗跟流感疫苗可以一起打嗎?
可以,疾管署先前曾說明,根據以色列團隊針對醫學中心醫療照護人員在2022至2023年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生局部和全身症狀的比例,同時打兩種疫苗跟只打新冠疫苗相似」。
要去哪裡打疫苗?
我國公費藥劑配置於各縣市衛生局規劃全國約4千家合約醫療機構(詳見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透過疾管署「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網頁查詢)。
打流感疫苗後會有副作用嗎?
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內自然恢復;然而發生嚴重的副作用機率非常低。
可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的對象?
疾管署說明,若出現類流感症狀,且具下列身分的流感高傳播族群,有症狀使用抗病毒藥物:
- 醫事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含具執業登記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
- 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 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
- 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1至3年級學生。
- 與流感重症高風險族群同住或其照顧者。
- 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
- 其他人口密集機構(如軍營等)易發生群聚之人員。

有感冒可以打流感疫苗嗎?
建議可先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