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將在11月7日到來,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19個節氣,代表冬天正式來臨。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立冬是冬藏的日子,也是轉運的好時機,民眾可以把握這段時間拜神祈福,但他特別提醒,祈願時應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再祈求個人福祉,並配合多行善,願望才容易實現。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廖大乙解釋,立冬象徵一年即將結束,古時候人們為感謝上蒼庇佑賜予豐收,會在立冬起3天演戲酬神謝平安,目前客家庄仍保有「收冬戲」的傳統。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同樣是重要的節氣轉換日子,今年立冬適逢歲德日,特別適合祭祀。
針對立冬祈福,廖大乙建議民眾可在立冬起3天內前往住家附近廟宇,準備圓形當令水果拜神,象徵事事圓滿、一切平安順利。同時也可依循傳統習俗「補冬、補嘴空」進補強身,或食用湯圓、餃子等食物來開運。
廖大乙特別強調,拜神祈願時的順序很重要,第一個願望應先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再祈求個人的平安健康、家庭美滿幸福。他表示,如此福氣自來,再配合多行善,若有升官發財等心願,也會自然水到渠成,不求自來。
面對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地震、戰爭等天災人禍頻繁,廖大乙認為仍需靠眾人願力來扭轉。他呼籲大家不要太自私,應心心念念著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因為唯有沒有戰爭與天災,個人才能平安。
《中天提醒您|民俗說法不代表本台立場,僅供參考,切勿過於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