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警方今年1月在大同區路檢時,查獲劉姓犯嫌持有混合式毒品卡西酮咖啡包150包,及一粒眠梅片630顆等大量毒品,經刑事警察大隊毒品查緝中心溯源偵辦,循線在新北市樹林區查獲毒品上游黃姓藥頭,並在其住處發現大規模的新興毒品混合分裝場,及時阻止大量毒品流入市場。


警方在黃嫌住處查獲一粒眠約12,000顆(毛重6.8公斤)、卡西酮原料200公克、果汁/奶茶粉、研磨器、咖啡包分裝袋數箱、封口機及毒咖啡包成品逾百包和神仙水等證物。臺北市刑警大隊表示,黃嫌為便利分裝毒品,直接在住處設立地下工場,平日由自己獨立作業,全案已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統計,今年1至9月巡邏路檢線上查獲毒品案件2,885件,所查獲毒品種類多為愷他命、安非他命及新興毒品依托咪酯及卡西酮咖啡包等。警方今年重點打擊新興毒品依托咪酯及毒品咖啡包,同期間共計查獲混合式毒品分裝場116件,計犯嫌149人,並查扣毒品咖啡包2.2萬餘包,相較113年查獲犯嫌54人、1.6萬餘包,數據明顯上升。


警方指出,混合式毒品顧名思義混合多種毒品,包含MDMA、喵喵-卡西酮、FM2、愷他命等,同時參雜中樞神經興奮劑及抑制劑,並以繽紛色彩的咖啡包、錠類及菸品作為偽裝,甚至加以酒精混用,使施用者忽視用量及低估其危險性。這類毒品會造成生理反應混亂,心跳忽快忽慢、肌溶解症及腎衰竭等極大負荷,甚至有猝死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