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纖維如同「砂石車堵隧道」 恐讓便秘更嚴重!

分享:

許多人認為「便秘就是要多吃菜」,但這觀念可能錯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若攝取錯誤類型的纖維,反而會讓腸道「變成停車場」,造成更嚴重的便秘問題。

許多人認為「便秘就是要多吃菜」,但這觀念可能錯誤!(示意圖/Pixabay)

減重醫師蕭捷健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一位女學員每天飲食相當健康,中午吃地瓜沙拉,晚上吃雞胸肉水煮餐,卻因四天無法排便而小腹微凸,被誤認懷孕而在捷運上被讓座。他以雪山隧道塞車為例,形容便秘時繼續大量攝取不當纖維,就像「交通部長派五百台遊覽車進隧道」,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

文中詳細解釋了纖維的兩種類型及其功能。「不可溶性纖維」如竹筍、芹菜和全穀類,在腸道中如同「砂石車」,主要功能是製造體積;而「可溶性纖維」如秋葵、木耳、奇異果和洋車前子,進入腸道後會變成黏滑的「史萊姆」,能軟化硬便,促進排便。蕭醫師強調,可溶性纖維需要充足水分才能發揮效果,建議「一口菜配一到兩口水」。

除了攝取可溶性纖維外,蕭醫師還提出三大改善便秘的方法。首先是適量攝取「好油」,他指出現代人過度追求無油飲食,導致腸道如「生鏽的溜滑梯」,建議適量攝取橄欖油等健康油脂以促進排便。

適量攝取橄欖油等健康油脂可以促進排便。(示意圖/Pixabay)
適量攝取橄欖油等健康油脂可以促進排便。(示意圖/Pixabay)

其次是「把腳墊高」。蕭醫師解釋,坐馬桶時身體呈90度角,會使直腸被肌肉勒住,阻礙排便。他建議在腳下放置小板凳,模擬「亞洲蹲」姿勢,讓肌肉放鬆,排便更順暢。

第三點是「尊重腸道」的生理時鐘。蕭醫師形容腸道有如打電話約會,若多次忽略其「呼喚」,最終會導致「習慣性便秘」。他呼籲民眾重視腸道健康,給予適當的水分、可溶性纖維、油脂,並在如廁時調整姿勢,更要尊重腸道的生理時鐘,避免讓「屁股變成雪山隧道停車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