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疲倦、盜汗要小心罹患骨髓纖維化!醫曝10大症狀莫輕忽:嚴重恐變血癌!

分享:
0:00
volume_up

實習記者陳昀娟/綜合報導

工作勞累會讓人產生疲勞的感覺,但若同時出現骨痛、食慾下降的情況,就要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醫師表示,疲倦、有飽足感、盜汗、搔癢等都屬於骨髓纖維化的症狀,容易被民眾誤認為腸胃不適或勞累所造成,因而延誤就醫,導致患者平均存活期不到5年。

林建嶔醫師指出,疲倦、有飽足感、盜汗、搔癢等都屬於骨髓纖維化的症狀。(示意圖/Pexels) 

台大醫院血液科醫師林建嶔指出,「民眾對骨髓纖維化的認識不足,前期症狀不易判斷,容易忽略而延誤就醫。」。骨髓纖維化大多為後天造血細胞的基因突變所導致,會使患者原有造血系統失常、脾臟因代償性造血而增大,另外體內會產生很多不正常的細胞激素進而產生各種不舒服的症狀。

民眾可透過骨髓纖維化常見十大症狀,來提高對該疾病的警覺。症狀包括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不佳、易有飽足感、疲勞、骨頭疼痛、發燒、搔癢、腹部不適、體重下降,嚴重甚至會因皮膚搔癢引起睡眠障礙,影響生活品質。

林建嶔建議,50歲以上中高齡民眾若察覺自身長期有相關症狀,切勿掉以輕心,應盡速就醫,臨床上骨髓纖維化的病人約有10%至20%患者因未即時治療而惡化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導致致死風險驟升。

林口長庚血液專科醫師郭明宗表示,「骨髓纖維化目前唯一根治方式為異體骨髓移植。」但因移植風險高,也要考量患者年齡、病況與匹配合適捐贈者,使許多患者無法接受此治療。其餘治療選擇則包括口服化療藥、脾臟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輸血、標靶藥物等。

郭明宗坦言,標靶治療藥物風險較低,但患者一旦在用藥期間出現抗藥性或副作用而中斷療程,就會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不過,近年來國際間陸續發展可精準抑制變異基因的新型標靶藥物,在現有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身上仍有減緩症狀與副作用的效果,成為骨髓纖維化治療新利器。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