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變革」480萬人受影響 存股族轟:努力存錢很賤嗎?

分享:

衛福部擬修改「健保法」,將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進行重大變革,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總計,預估將有480萬人受影響,必須多繳補充保費。此舉引發各界質疑,恐將出現「劫貧濟富」爭議,特別是對以股利股息維生的退休族造成衝擊。

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進行重大變革,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總計,預估將有480萬人受影響。(圖/資料照)
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進行重大變革,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總計,預估將有480萬人受影響。(圖/資料照)

健保補充保費上路即將滿12年,依健保法規定,補充保費分為六類,包括利息、股利、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及超過月薪四倍的獎金。衛福部社會保險代理司長陳真慧表示,在現行健保費率5.17%不調整的情況下,將從三大方面調整補充保費,費率維持2.11%。

首項變革是將利息、股利、租金由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結算,避免民眾拆單將每筆收入控制在2萬元以下規避繳費。此項調整預估影響高達480萬人,可增加健保收入約100至200億元。第二項調整為將補充保費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影響約1,000名高所得者,增加健保財源6億元。

第三項變革則是獎金扣繳起徵點由月薪4倍以上,改為每月最低工資29,500元的4倍。以月薪4萬元為例,目前獎金達16萬元才需繳交補充保費,修法後獎金超過11.8萬元就需繳納,預計影響200多萬人,增加70至80億元健保收入。

新制上路後,影響最大的是領取高額利息、股利、租金及獎金的族群。例如,目前月配利息不超過2萬元無須繳交補充保費,許多人設定在1萬9千多元,若改為年度計算,全年約23萬元,以2.11%計算,需繳納近5千元補充保費。

許多人將股利視為重要經濟來源。若投資帳面賠錢,股利又被扣2%多,等於「一頭牛扒了兩層皮」。(示意圖/Pixabay)
許多人將股利視為重要經濟來源。若投資帳面賠錢,股利又被扣2%多,等於「一頭牛扒了兩層皮」。(示意圖/Pixabay)

一位不願具名的健保專家表示,全台約有1,300多萬股民,僅約兩成多有獲利,許多人將股利視為重要經濟來源。若投資帳面賠錢,股利又被扣2%多,等於「一頭牛扒了兩層皮」。該專家認為,改採年度計算雖看似公平,但健保收入僅增加100多億元,無濟於事,應從調整一般保費費率並減少醫療浪費等方面著手改革。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指出,目前財務資訊不透明,課徵補充保費的公平性確實受到疑慮。政府應進行跨部會、跨機構討論,取得個人完整財務資料,才能確保課徵的公平性。此外,民眾可能會尋找因應手法,徵收結果恐不如預期。

對於新制,不少財經博主提出批評,有人質疑:「不去檢討健保體制漏洞,並把錢坑補起來,而是想盡辦法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好課滿,我就問:踏踏實實辛苦工作賺錢、努力存錢,買股票存股領息的存股族,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建議,為避免劫貧濟富,作法必須更細膩,針對不同金額的股利、獎金,訂出不同費率級距,讓額外收入愈高的富人支付更高的補充保費。

留言衝人氣 1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