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分享:
0:00
volume_up

來源/微信公眾號:牛彈琴

完全個人的感覺,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幾個小的觀察點,或者說,世界發生了三件意味深長的大事,但今天的中國大陸,更不一般。

第一,英國的亂局。過去一個月,英國政壇可以說是一地雞毛。送走英國女王後,新上任的特拉斯,搞出一個減稅計畫,哪知道,嚇得市場驚魂落魄。英鎊自由落地式貶值,幾乎跌到要和美元一比一;英國國債收益率大漲,漲幅接近創紀錄水準;股市更是直接高臺跳水,帶動整個西方股市跌跌不休……沒辦法,特拉斯又不顧自己打臉,180度大轉彎,背棄選前的承諾,不再是減稅,事實上增加了稅率。原來的財政大臣克沃滕,也被一腳踹開,只當了38天,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二短命財政大臣。

2022年10月14日英國首相特拉斯在唐寧街簡報室參加新聞發佈會(圖/美聯社)

但特拉斯過關了嗎?看看這兩天各大英國媒體的頭版頭條大標題。請注意,頭版頭條大標題。《泰晤士報》:特拉斯為生存而戰。《每日郵報》:她(以及我們)還要等多長?

《每日鏡報》:時間到了。
最絕的是《每日星報》,頭版擺一張特拉斯和生菜的照片,標題是,“特拉斯和生菜比,誰能更長久?”
但這只是英國的問題嗎?
肯定不是的,剛被當替罪羊踢出的克沃滕就說,長期以來,英國一直受到低增長率和高稅收的困擾,如果這個國家要成功,那必須要做出改變……英國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當然,問題還不僅僅是低增長率和高稅收,而且包括高通脹、高債務,等等。
這樣的問題,其他西方國家不存在?不然,法國人最近也不會走上街頭,不斷舉行抗議;德國人也不會各種猶豫,對能源危機憂心忡忡;美國通脹達到了40年來最高,拜登各種手段試圖逼沙烏地阿拉伯增產而不是減產……坦率地說,俄烏衝突一方面遮蓋了西方原來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問題在不斷發酵,俄烏衝突又使得某些領域矛盾變得更加尖銳突出。危機還在繼續,如同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且看特拉斯還怎麼180度大轉彎吧。

美國總統拜登(圖/美聯社)

第二,美國的羞辱。

美國近來蒙受的最大羞辱,就是幾乎低聲下氣請求沙烏地阿拉伯不要大幅減產,但沙烏地阿拉伯仍斷然說不。要知道,今年7月,拜登更是親自到訪沙烏地阿拉伯,核心任務,也是勸沙烏地阿拉伯帶頭增產。為此,他還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碰拳,極盡展現友好。最新的消息更是披露,知道無法改變沙烏地阿拉伯減產決定後,美國曾秘密要求沙烏地阿拉伯,能否推遲一個月再宣佈,減少對美國中期選舉的影響,但沙烏地阿拉伯還是一口拒絕了。用《華爾街日報》的表述,沙烏地阿拉伯的拒絕,是一個“響亮的不(a resounding no)”。這次失敗,對美國來說,真是屈辱性的。
跟隨沙烏地阿拉伯一起說不的,還有不少美國的朋友,比如: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奈及利亞、阿聯酋、巴林、阿曼、南蘇丹、
墨西哥……為什麼這麼多國家都對美國說不?
俄羅斯的影響有沒有?估計也有,但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利益。以前美國施壓,考慮到違背美國命令的嚴重後果,這些國家不得不聽從。但這一次,沙烏地阿拉伯帶頭,就是不聽了。這種事情也早有端倪。俄烏衝突爆發後,拜登據說多次想給沙烏地阿拉伯打電話,要求對方增產降價,但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都不接……不用懷疑,美國仍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還有駐軍,但國際格局正在發生深遠的變化,甚至沙烏地阿拉伯都已不太在乎美國的憤怒。我總覺得,一方面,是美國整體實力的下滑,還要撤離中東對付東方大國,四面出擊,力不從心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道德權威的下滑,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美國你指手畫腳,別人不服啊。這個先例一開,美國的話,分量都要打折扣了。人心散了,隊伍真不好帶了。

美國總統拜登(圖/美聯社)

第三,俄烏的戰亂。

最新的消息,俄羅斯本土遭到攻擊,鄰近烏克蘭的俄別爾哥羅德地區,兩名槍手突然闖入俄西部軍區一軍事訓練場,然後開槍掃射,10多名俄新兵當場死亡。可憐,他們還沒走上前線,就被打死在了訓練場。俄羅斯指責是烏克蘭策劃的恐怖主義襲擊,但這更顯現了俄烏衝突正在朝縱深推進。正面戰場,俄軍不斷發動空襲,在烏東地區,烏軍和俄軍仍在激戰。在俄後方戰場,烏特種部隊不斷發動突襲,所以,我們看到了克裡米亞的爆炸,別爾哥羅德地區的槍聲。當然,烏克蘭的背後,則是北約和西方。西方承諾,將繼續給予烏克蘭各種武器支持。美國又提供了7億多美元軍事援助,德國首個IRIS-T導彈防空系統已在烏南部使用,法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更多凱撒榴彈炮……哪怕是馬斯克,一度因為和平提議與烏克蘭爆發激烈衝突,甚至公開威脅不再提供星鏈通訊服務。但最新消息是,馬斯克似乎又改口了。他發推特說:“地獄與它……儘管Starlink仍在虧損,但其他公司正在獲得數十億美元的納稅人美元,我們將繼續免費資助烏克蘭政府。”什麼意思?沒猜錯的話,美國對馬斯克施加了強大壓力。你敢斷烏克蘭的網路,你就考慮考慮你旗下那麼多公司的稅。一貫嘴硬的馬斯克,也不得不軟了。
從這個角度看,俄烏衝突還將繼續,西方將繼續通過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用普京的話說,美國將和俄羅斯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為了贏得國際支持,剛剛過完70歲生日的普京,最近也是全力出擊,在哈薩克參加了三個峰會:亞信峰會、獨聯體峰會、俄羅斯-中亞峰會,與各方會面,穩定俄後方。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包括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等在內的東歐11國總統,發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狂轟濫炸……歐洲的地緣政治正在徹底改寫。戰亂還在繼續,這樣的激烈對抗,註定不會帶來持久的和平。



俄烏戰事仍在延續(圖/美聯社)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還在不斷變動。所以,我們看到,拉美的向左轉。一個又一個拉美大國,現在都是左翼執政,當然,拉美的左右,是有一定週期律的。但集體左轉,對美國的強烈不滿,則顯而易見。中東正迎來歷史性時刻,以色列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間的堅冰開始融化,土耳其最近更是格外活躍,沙特和伊朗是仇敵但也不乏互動。中東四大國,正在上演一場新的合縱連橫。
可憐的非洲,曾經被譽為世界經濟最後一塊高邊疆,但最近三年,我們無奈看到,一場又一場的政變,很多國家烏煙瘴氣,大批民眾倒在血泊中。沒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就沒有可持續的發展。非洲和西方的矛盾也在加劇,法國也不得不從西非開始撤軍。還有東亞,半島局勢突然又變得格外緊張,日韓關係則一直處於僵持狀態;東盟抓住機遇正在崛起,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大貿易對象;澳大利亞新政府上臺後,中澳關係有所轉圜;但美國兀自不甘休,糾集各種小團體,對太平洋各島國大棒揮舞……
當然,中國大陸16日開始的大會,意義深遠,決定未來。最後,怎麼看?
在這個特殊而偉大的時刻,完全個人意見,就談一點吧。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巨大風險接踵而至,真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曾經的中國大陸,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機遇,讓多少中國大陸人扼腕歎息。我們今天的和平穩定,就在於抓住了機遇。在新的歷史階段,面對新的風險挑戰,更需要我們上下齊心,保持清醒和冷靜,繼續抓住戰略機遇,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樣的中國大陸,不管什麼樣的風雲變幻,何懼之有?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本文來源:牛彈琴,授權中天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