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遭蚊蟲叮咬雙腳黑青變「蜂窩性組織炎」醫籲:可冰敷勿抓!易細菌感染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夏天到了,戶外蚊蟲孳長,基隆一名5歲男童右腳踝被蚊蟲叮咬,起了水泡,媽媽幫他擦了藥膏,第二天下課回來傷口還是紅腫的,到附近診所就醫,醫師開了口服藥跟藥膏。回家後情況不但沒有好轉,連左腳也紅腫,雙腳黑青,媽媽趕緊將他送至衛福部基隆醫院就醫,發現是蜂窩性組織炎,皮膚底下都化膿了,情況嚴重,馬上安排抽血檢查、注射抗生素,經住院持續抗生素治療後,傷口才逐漸癒合。

住院兩天持續抗生素治療,紅腫逐漸消退。(圖/部立基隆醫院提供)

男童母親表示,念幼兒園的小孩下課回家後,發現右腳踝附近起了個大水泡,先幫他擦了軟膏,還叮囑他千萬不要抓破;隔天下課回來水泡不但破了,傷口還紅紅腫腫的,帶他到附近診所就醫,發現已經細菌感染,醫師開了口服藥和藥膏。

吃了2天的藥,情況未好轉,連左腳踝也出現好幾顆小水泡與紅腫,雙腳開始黑青,痛到無法走路,到部立基隆醫院急診。急診醫師初判是蜂窩性組織炎,皮膚底下都化膿了,馬上安排抽血檢查、注射抗生素及請兒科醫師會診。小兒感染科主任楊宗彥診視後,認為小朋友的病況需要持續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觀察傷口後續發展,情況若嚴重時恐須清創傷口、膿瘍引流,因此立即收治病童住院。

經過6天的抗生素治療,同時抬高腳部及冰敷,傷口已結痂癒合並長出新皮,男童順利康復出院。1週後回診追蹤,確認傷口復原情形良好,走路、跑跳都沒問題。

楊宗彥指出,夏天被蚊蟲叮咬,容易產生紅、腫、癢或過敏等症狀,可先使用冷水袋冷敷或冰敷緩解不適,儘量不要手抓,以免造成傷口,進而起水泡、發炎。若被蚊蟲叮咬後過敏反應嚴重,或是叮咬處已經抓破,傷口出現紅腫熱,並有發燒情形,就可能細菌感染,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時,應立即就醫診治。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