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1周熱傷害人數爆多!中暑3方法幫降溫 「噴水、搧風」都有用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熱死了!今年暑假高溫不斷雙北、花東一度出現38度以上極端高溫,根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6月就有517人因熱傷害就診,比去年的280人高出近一倍,7月第一周,熱傷害通報人次也達160人次,遠高於去年同期的66人次。全台中暑案例接連發生,苗栗有一名65歲男子中暑在田間昏倒,所幸經搶救後恢復生命跡象。醫師表示,若不幸在戶外或工作期間中暑昏迷,最好在1小時內將肛溫降到38.5度以下,除了泡冰水外,還可以敷冰毛巾或噴水搧風在手部、頭部。

中暑所產生的併發症其實很多,包括脫水、急性腎衰竭、心律不整、休克、抽筋、昏迷甚至死亡,為了降低核心溫度,急救人員通常會在救護車上先幫患者降溫,若患者暴露在高溫時間越久,產生的併發症就越嚴重,進而增加死亡率。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戶外工作或運動中暑昏迷者,若能把肛溫1小時內降至38.5度以下,併發症症機率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當場醒來。

輕微中暑3步驟解除中暑症狀

若患者體溫低於38度,中暑狀況都算輕微。

1.將患者移動至陰涼處,讓患者平躺休息。

2.脫掉過多衣服,幫助患者身體散熱。

當體溫高於38.5度,出現熱衰竭或中暑時,快速散熱並將體溫控制於38.5度以下,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關鍵。

1.戶外型運動或運動型中暑可將患者泡在10~15度冰水中,「每分鐘可將0.2度」。

2..手臂、腋窩、頸、膝等血流豐富處,放置冰袋。

3.向患者噴水,再透過搧風、吹電扇,讓水氣帶走體表溫度。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