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愛聽地下電台買藥小心觸法又傷身!食藥署曝用藥「5不原則」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濫用藥物是引發腎臟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來路不明的藥品可能包含馬兜鈴酸、類固醇或是消炎止痛藥,這些成分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嚴重者甚至需洗腎治療。

來路不明的藥品可能包含馬兜鈴酸、類固醇或是消炎止痛藥,這些成分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嚴重者甚至需洗腎治療。(圖/資料照)

有些長輩或許認為他們購買的是中藥或保健食品,認為相對較為溫和安全,然而這些來路不明的產品是沒有保障的。陳怡安藥師建議,不論是藥品或食品,強烈不建議透過不明通路購買,唯有如此,方能避免金錢的虛耗,同時確保身體的健康。

另外,長輩們也常常會透過身邊同儕的推薦而購買藥品,陳怡安藥師表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適用的藥量也不盡相同。輕率使用藥物可能不僅無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可能觸犯法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台灣藥品分三級,風險高低看標示

台灣的藥品分級制度,根據風險的不同,藥品被分為成藥、指示藥、處方藥。

1.成藥

是大多數人可以在藥局或藥妝店直接購得的,成份較為安全,副作用較低。然而,在使用前仍需詳細閱讀說明書,確保正確使用。

成份相對較溫和,無需醫生處方,但在使用前仍需諮詢醫師或藥師的專業建議。大多數感冒藥或胃腸藥都屬於這一類。

3.處方藥

需要經由醫師診斷、開立處方籤,由藥師調劑,其風險相對較高,使用更需謹慎。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的藥品,是絕對不能隨意使用的。

食藥署公佈遵從用藥的「5不原則」。(圖/Pixabay)   

謹記「用藥5不」,以免觸法悔不當初

了解藥品的分級制度後,大家應該知道不能隨便將藥品提供給親友,如果不小心拿到管制藥品,甚至可能觸犯法律,因此切勿為了「好康兜相報」而冒險,可能會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提醒民眾正確用藥,食藥署公佈遵從用藥的「5不原則」:

1.不聽:切勿輕信廣告中的誇大宣稱,遠離那些語言花巧、含糊其辭的廣告。

2.不信:絕對不能相信那些宣稱有神奇效果的藥品。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藥物是萬靈丹,當有身體不適時,應該要求助合法專業的醫療團隊。

3.不買:切勿輕率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應該選擇合法的途徑,確保藥品的品質、來源和安全性。

4.不吃:絕對不能隨意食用他人贈送的藥品,即便是善意的送禮,我們仍應謹慎對待。不知道藥品來源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成為不確定實驗的受試者。

5.不推薦:不要輕易向親朋好友推薦藥品,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一款藥對你有效,不代表對別人也適用。在這方面,應該交由專業的藥師和醫師來做判斷。

當我們在選擇藥品的時候,不僅需要識別廣告的真實性,還應拒絕親友的藥品推薦。陳怡安藥師提醒,長輩們一定要謹記這「5不原則」,以確保用藥的健康與安全。

即便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仍有許多年長者因為聽信廣告而隨意購買藥品,進而花費大量金錢且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應該特別關心家中的年長者,陳怡安藥師呼籲,如有用藥問題,務必請教醫師或藥師,以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美醫誌)

 

更多【美醫誌】報導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