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動難專心?心理師揭誤解「ADHD與智力無關」:還可能更聰明

分享:
0:00
volume_up

圖文/Enews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ADHD)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主要症狀包括:過動、衝動、不專心等。對此,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長蔡百祥表示,現在的教學環境不太允許自由活動,或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方式來學習,使ADHD孩童可能在學校遭遇4種情況,但只要找到適合的學習策略和方式,就能跟上學校進度,而且ADHD與智力無關,只需要理解支持就能找到自己的發光點。

▲ADHD跟智力沒有關係,他們需要多一點理解與支持。(圖/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授權提供)

蔡百祥在臉書粉專《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指出,ADHD的特點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尤其年幼孩童若愛插話、坐不住、難以掌握時間、難以集中注意聽講等,可能會跟不上進度或無法表現得好,而年紀稍大一點的學生可能會因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

▲ADHD與智力無關,只需要理解支持就能找到自己的發光點。(示意圖/shutterstock)

蔡百祥提醒,ADHD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妨礙孩子在學業上的進展,且並非所有的困難都會立刻展現出來,如果發現孩子「完成作業時感到困難」、「常常取得低分」、「經常出現行為問題且對常規的紀律措施無反應」,或「在學習時感到焦慮或不安」,可能就是ADHD對他產生的影響,但只要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和策略,ADHD孩童也能跟上進度,甚至取得優秀的成績,一般ADHD的治療計劃可以幫助提升專注力、控制問題行為,同時針對課程、教室環境、考試方式和孩子的學習風格來進行調整,協助他們改善在學業發展上的困境。

蔡百祥強調,ADHD跟智力無關,很多患有ADHD的兒童和成年人的智力都在平均以上,甚至在某些特定領域表現出高度才華,他們往往可以用創意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他們需要的,只是多一點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經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長蔡百祥臉書粉專《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授權報導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