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會上癮?藥師:人體本來就會分泌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台灣糖尿病患者逐年上升,每年奪走近萬名性命,甚至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五,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糖尿病的治療形式推陳出新,仍有許多民眾缺乏胰島素的正確觀念,其實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可以降低併發症發生。

(圖/pixabay)

微笑藥師廖偉呈臉書分享,胰島素是人體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可能調節體內的血糖,避免高血糖傷害身體,不少民眾抗拒接受胰島素治療,甚至認為打了胰島素就會上癮、要打終生,但是其實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的降血糖荷爾蒙,並不具有成癮性,可以說是糖尿病藥物中安全性最高的,而且盡早配合使用,越有機會改為口服藥品,千萬不要因為要打針,而排斥胰島素。

 

廖偉呈表示,越早使用,效果越好,醫師評估糖友血糖及身體狀況,適時介入胰島素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時期,即時拯救過勞的胰臟,不同時間點使用胰島素有不同效果。

 

拯救期階段

此階段積極配合胰島素治療,主要目的是”降低胰臟過勞現象”,挽救正在凋已的胰臟細胞,越早配合治療,越有機會停止胰島素,改回口服藥物治療。

 

強化期階段

此階段積極配合胰島素治療,王要目的是”強化降血糖效果”,但胰臟已無法分泌足夠調節血糖的胰島素,所以必須終生需配合胰島素治療。

 

補充期階段

此階段積極配合胰島素治療,王要目的是”替代胰臟功能”,藉調不同劑量及長短效胰島素,替代身體自己分泌的胰島素,糖友需更積極調整飲食以及充足運動,維持胰島素敏感性,避免調高藥物劑量的狀況發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