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天冷找溫泉!保握泡湯六原則 找人一起最安全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蘇建銘/綜合報導

春節期間天氣較為寒冷,不少人選擇泡湯來驅寒,除了能卸除日常所累積的壓力及疲勞還能在寒冬中暖和身體,保握泡湯六原則享受泡湯更安心,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前最好先要先諮詢醫師。

天冷要去泡溫泉還是要注意自身承受能力。(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一、時間短

天氣寒冷時泡在溫泉裡雖然溫暖,但時間要注意不可超過15分鐘。每次泡湯時間抓在10~15分鐘,身體微微流汗時就可起身稍作休息,反覆多次地浸泡會比一次久泡效果來得好。

二、起身慢

泡溫泉高溫會讓血管擴張,就如同水管變粗水壓變小,若忽然起身心臟不夠力,血液瞬間打不上腦部就可能發生暈眩而發生溺斃意外。

三、多喝水

進入湯池前後,都需要補足水份,泡溫泉過程會大量排汗,體內水分、電解質流失,若沒有多補充水分,就可能會容易發生暈眩等狀況。

四、避飯後

剛吃飽血液會流向胃腸部,若飯後沒有經過充分消化或休息就馬上衝去泡湯,有可能會造長腸胃消化不良,建議飯後至少1小時再開始泡湯。

五、看水溫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要特別小心泡溫泉時的水溫,最高切勿超過攝氏40度,且不可冷、熱水反覆浸泡,急速的冷熱溫差會讓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行中風;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較差,較慢感受到溫度,要注意水溫避免燙傷。

六、揪團去

無論是否有三高、慢性疾病的民眾,前往泡湯都最好攜帶健保卡與緊急用藥,且身邊最好都要有親友或朋友陪伴,獨自泡湯若發生意外,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