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喝流質!新興食品創造咀嚼退化者味蕾奇蹟

分享:
0:00
volume_up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人均壽命不斷提升,社會高齡化速度高於科技與醫療發展。年長者常見病症如失智症、中風和帕金森氏症等,常導致患者咀嚼和吞嚥功能退化,食品選擇限縮於牛奶等流質食物;來自新加坡的食品品牌Gentle Foods應運而生,開發紅龜粿、海南雞等多樣易吞食菜色,讓病人有營養又能輕鬆享用各式風味。

為了讓病患長者能夠安心進食補充營養,Gentle Foods團隊,不斷琢磨每一種食物的稠度、質地口感、口味的變化,甚至在顏色及形狀下功夫,讓這些族群在生病的狀態下,還是能夠保有對食物的熱情。(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創辦人沈益茹(Yiru Shen)過去曾在大型醫療公司工作,擁有近15年的健康相關儀器產品研發經驗,然而直到看見失智症的外婆只能吃粥導致身體日漸消瘦,她才發現自己有相關背景卻無能為力,傳統的醫療科技忽視了飲食這項基本需求;故創立Gentle Foods,盼創造出口味豐富、容易咀嚼和吞嚥的食品,讓患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獲得營養,並幫助失去信心的病患重拾對飲食的熱情。

沈益茹來到台灣加入「好食好事加速器」。她表示加速器所設計的課程架構是她第一次接觸到的。加速器業師也給提供她許多進入台灣市場的觀念、人脈資源,了解要如何進入台灣市場。(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Gentle Foods團隊不僅擁有專業廚師,還包括吞嚥師、營養師和研發人員,使用天然食材為不同病徵的患者設計合適的食物,並根據醫生的建議控制鹽分及糖分,確保患者在進食時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在新加坡,Gentle Foods已逐步在養老院和醫療院所設點,甚至受到中央醫院體系院長的支持;未來他們計劃將這些食品引入便利商店,使病患家屬可以更輕鬆地為親人準備食品。

Gentle Foods在疫情期間成立,他們看準台灣發達的食品業人才與技術,於今年加入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加速器計畫;希望透過好食好事的業師指導與商業媒合,展開在台銷售計劃,將在地風味融入產品,並透過線上電商和自動販賣機等方式,讓更多有需求的台灣病患和長者享受美味便利的食品。

好食好事基金會成立於2017年,期許成為台灣食農產業創新推手。致力用國際與創新思維,為台灣食農新創事業加速、協助地方食農創生、支持產業研究,創造「更透明」、「更健康」、「更永續」的飲食環境,達到「處處有好食」的終極目標。

好食好事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s://www.hao-shi.org/

好食好事基金會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oshi.Foundation/

關於「好食好事加速器」:

好食好事加速器以台灣為起點,旨在成為台灣食農新創者的創業基地,協助發展新產品與服務模式,建立信賴的供應鏈,進而建立市場影響力,為下一世代的新創者、投資者和企業,打造永續、健康與透明的食農生態系統。同時,賦予新創者能力,協助建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技術,進而發展新的食農解決方案,以滿足從地方到全界各地的食農需求。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