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家博覽會開幕 台灣館高雄展區飄揚原民天籟呈現「山海河港族群共榮」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高雄展區11日桃園市開展!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以「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揭開序幕,學生齊聚世客博高雄展區開箱,期望將高雄客家文化之美呈現給參觀民眾。

吉東國小學生以客語導覽展館。(圖/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邀請桃源區建山國小、六龜區寶來國中合唱團開場,眾人以快閃形式,從展區四面八方聚集至高雄展區,天籟歌聲繞樑不絕,吸引民眾駐足觀賞。

吉東國小的學生們擔任小小導覽員,向大家介紹高雄展區的特色,最後由美濃吉東國小學生帶來客家合唱表演,象徵原、客融合,以及高雄的多元族群共榮。期望透過觀展者對於高雄展區的參觀體驗,對高雄客家有一個新的概念認識,客家不再是守舊、傳統的一群,而是熱愛土地,重視環境、教育與世界接軌的客家,透過高雄客家文化特色的呈現,讓觀展者願意到高雄客庄一探究竟。

陳俊志醫師親自率團建山國小與寶來國中快閃合唱布農組曲。(圖/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開展,是全世界首次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博覽會,以「Travel to Tomorrow 天光日个客家」為主軸,活動涵蓋2大主展館、8大副展館及17個衛星展區。依各展館特色,結合科技展出客家歷史、藝術與生活等不同層面精髓,讓參與者進一步瞭解客家多元面向。其中台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為題,描述在不同世代努力下發光發熱的客家文化。

參與快閃合唱的小學校長、師生與中央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副主委范佐銘、高雄市政府副市長羅達生、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合照。(圖/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介紹,台灣館的高雄展區主題為「觸動未來客」,以山、海、河流域的意象呈現「序曲1736」、「轉身1992」及「觸動2023」等次主題,氣勢磅礡。「序曲1736」講述右堆先民沿荖濃溪遷徙瀰濃山下,開埤作圳拓墾良田,重視文風的耕讀精神鑲嵌在聚落生活。「轉身1992」講述反水庫運動與WTO的影響,客家年輕後生思想回鄉,爭取生態、生活與生產的永續觀。

「觸動2023」闡述著高雄山海河港物產豐饒,投入客家藝文及產業創新,此區以藝術裝置呈現出高雄客庄豐碩的農產,油紙傘、竹編工藝技術,以及文學、音樂創作互動體驗。現場還有特色明信片,讓參觀民眾可以寄給未來的自己。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