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6.8強震/直擊!國震中心勘查高寮大橋現場:「不符合現今法規沒補強」

記者張貴翔、陳奕廷/綜合報導

國震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 今(20日) 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鑑定橋斷原因。 (圖/張貴翔攝)

《中天新聞網》記者今(20日) 跟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震中心)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 ,鑑定團隊們雖話講得圓融表示「畢竟這些橋有年代不能太苛刻」、「當初施工上難免有瑕疵」,認為高寮大橋的設計是不符合目前的相關法規標準,還沒來得及補強,就被強震震壞,但今年6月時橋才因323花蓮強震進行施工復建,補強究竟補到哪裡去?也讓人存疑。

國震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 今(20日) 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鑑定橋斷原因。 (圖/張貴翔攝)

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查看斷裂處時表示:「剛剛就現場看到一些資料來講,我們有看到地表有一些很大的錯位情況,沿路走過來,在橋台旁邊的樑柱,在地表錯位的時候,或許是因為樑柱打到橋台,橋台上端有一些裂縫…因為畢竟這些橋有些年代,不能夠太苛刻,在施工上難免有一些瑕疵,大樑跟橫向鋼筋,是有鏽蝕的狀況,是完全貼在下面的,照理說在柱子上鋼筋搭接的位置,應該要有些保護層。

國震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 今(20日) 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鑑定橋斷原因。 (圖/張貴翔攝)

洪教授看著損壞處說:「這根柱子搭接的位置…但這個還是要跟當初它的設計圖來做比較,就現在法規來講,對於鋼筋搭接的位置,有幾根可以搭接,這個有嚴苛的規定,它(高寮大橋)橫向鋼筋的間距也比較大。」

國震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 今(20日) 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鑑定橋斷原因。 (圖/張貴翔攝)

國震中心主任周中哲也說明:「主要就是這個橋第一個比較老,很多的搭接細節或是橫向箍筋的間距都沒有符合現在耐震規範的要求,因為在當時的設計就是按當時的規範,地震發生時發現這樣的問題,政府就開始做很多補強,補強的話當然要分先後次序,重要的橋就會先做補強,從國道一號、國道二號、國道三號,以及一些省道橋,它們會在橋柱做一些包覆,以及一些防漏裝置,所以在城市比較重要的地方都做了,但像因為在台東花蓮比較偏鄉的地方,這些橋使用的機會比較少,所以這些橋補強的次序就在比較後面,在這次地震之下會看到這種情形發生。」

國震主任周中哲與成功大學土木系教授洪崇展等鑑定團隊, 今(20日) 前進高寮大橋斷橋現場,鑑定橋斷原因。 (圖/張貴翔攝)

周中哲指著損毀處表示:「超過規模6就會有橋樑的損壞,因為這個橋算是比較偏遠鄉鎮的橋,補強的順序比較後面,所以還沒有做到這裡,很不幸的地震就發生了。」言下之意指此次6.9規模的地震,已經超過高寮大橋能夠承受的上限,但今年6月,高寮大橋才因為323花蓮6.6強震進行施工復建,如今才過3個月就不堪強震而斷裂,當時花蓮縣府建設處表示:「大樑及墩柱等重要結構均未因地震而損壞」,相關團隊的螺絲是否鬆了,值得好好探討。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