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華南6000年蛇骨堆揭密史前人類菜單 「燒烤蛇肉」是常見餐點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大陸考古有新發現,研究人員在廣西省左江流域進行3年的發掘研究,發現華南地區可能在6000年前就有人類開始獵食蛇類。

緬甸蟒的骨頭出現在距今6000年前的食物遺跡中,這種蛇在現今大陸廣西地區仍可見到。(圖/翻攝自大陸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官網)

根據大陸《央視》報導,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左江流域經過近3年的發掘研究,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的貝塚遺址。

另外,在左江流域距今約6000年的寶劍山遺址、大灣遺址中也發現許多蛇骨,研究人員將這些蛇骨與東亞地區現生蛇類骨骼標本進行形態學研究對比,整理出緬甸蟒、眼鏡王蛇和百花錦蛇等3種蛇類,這幾種蛇類至今仍可在大陸廣西看到。

在左江流域發現的哺乳動物骨骼表面,存在切割、敲砸、燒灼等等加工的痕跡。(圖/翻攝自大陸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官網)

發現這些蛇骨表面大多存在疑似的燒灼痕跡。而與這些蛇骨共同堆積的哺乳動物遺存骨骼中,幾乎都有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跡。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貝塚遺址是人為堆積而成,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人類獵食後的殘留,不排除當地的史前人類利用燒烤方式加工肉食的可能。

研究結果顯示,華南地區獵食蛇類的歷史,可上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項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歷史生物學》期刊。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